如风过耳
  • 拼   音

    [ rú fēng guò ěr ]
  • 释   义

    象风在耳边吹过一样。比喻漠不关心,不相关涉。

  • 出   处

    汉·赵晔《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

  • 例   句

    凤孙听了这些话,倒也如风过耳,毫不在意。(清 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三回)

  • 近义词

    秋风过耳

  • 反义词

    如狼似虎

  • 用   法

    作谓语、定语;指不关心

  • 繁   体

    如風過耳

如风过耳成语接龙

  1. 耳目一新:耳目:指见闻。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使人感到新鲜。
  2. 耳目股肱:股:大腿;肱: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起到耳朵、眼睛、手臂的作用。比喻辅佐帝王的重臣。也比喻十分亲近且办事得力的人。
  3. 耳鬓撕磨:鬓:面颊两旁近耳的头发;撕:同“厮”,互相。形容亲密相处。
  4. 耳根清净:耳边无事噪聒。指无事打扰。
  5. 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
  6. 耳目昭彰:昭彰:十分明显,人所共见。众人已听到和看到,十分明显。形容被众人了解得清清楚楚,无法藏匿。
  7. 耳濡目染:濡: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8. 耳软心活:比喻自己没有一点主见,就是相信别人的话。
  9. 耳鬓斯磨:鬓:面颊两旁近耳的头发;厮:互相。形容亲密相处的情景(多指小儿女)。
  10. 耳闻目睹:闻:听见;睹:看见。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11. 耳聪目明:形容头脑清楚,眼光敏锐。
  12. 耳食之谈:耳食:以耳吃食,指不加审察,轻信传闻。指听来的没有根据的话。
  13. 耳闻目击:击:接触。亲自听说,亲眼看见。
  14. 耳视目听:用耳朵看,用眼睛听。三代道家荒唐地认为视听由精神主宰,可以不受器官限制。
  15. 耳闻目见:亲自听见和亲眼看见的。
  16. 耳红面赤:耳朵和面部都红了。形容过于用力、情绪激动或羞愧时的脸色。
  17. 耳后生风:像耳后刮风一样。形容激烈、迅速运动时耳后根产生的感觉。
  18. 耳提面命: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19. 耳闻则诵:听过就能背出来。形容记忆力强。
  20. 耳听八方: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形容人很机警。
  21. 耳听心受:用耳朵听,并记在心里。
  22. 耳顺之年: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指60岁的代称。
  23. 耳鬓厮磨:鬓:鬓发;厮:互相;磨:擦。耳与鬓发互相摩擦。形容相处亲密。
  24. 耳目闭塞:比喻少见寡闻,对于世事情况了解甚少。

如风过耳相关查询

如风过耳的意思象风在耳边吹过一样。比喻漠不关心,不相关涉。

如风过耳类似的成语

如风过耳的字义分解

  • 拼音部首笔画 6

    如rú依照顺从:如愿。如意。如法炮制。像,相似,同什么一样:如此。如是。如同。如故。如初。游人如织。比得上,及:百闻不如一见。自叹弗如。到,往:如厕。假若,假设:如果。如若。假如。奈,怎么:如何。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与,和:“公如大夫入”。或者:“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如其来。表示举例:例如。应当:“若知不能,则如无出”。〔如月〕农历二月的别称。姓。笔画数:…

  • 拼音 fēng,fěng 部首笔画 4

    风(風)fēng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消息,传闻…

  • 拼音 guo,guò,guō 部首笔画 6

    过(過)guò从这儿到那儿,从此时到彼时:过江。过账。过程。过渡。过从(交往)。经过。经过某种处理方法:过秤。过磅。过目。超出:过于。过度(d?)。过甚。过奖(谦辞)。过量(li刵g)。过剩。过犹不及。重新回忆过去的事情:过电影。从头到尾重新审视:把这篇文章再过一过。次,回,遍:把文件看了好几过儿。错误:过错。记过。功过(過)用在动词后表示曾经或已经:看过。用过。用在动词后,与“来”、“去”连用,…

  • 拼音 ěr 部首笔画 6

    耳ěr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耳背(b坕)。耳垂。耳鬓厮磨(m?)。耳穴。耳聪目明。耳濡目染。像耳朵的东西:木耳。银耳。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耳房。鼎耳。听说:耳闻。耳软。耳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文言助词,而已,罢了:想当然耳。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EENTauris笔画数:6;部首:耳;笔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