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字是今的成语

更新:
最后一个字是今的成语:包罗万有、包罗万象、薄今厚古、超古冠今、超今冠古、陈古刺今、得未尝有、得未曾有、多才多艺、格古通今、亘古未有、亘古亘今、贵古贱今、何所不有、何罪之有、厚古薄今、化为乌有、极古穷今、稽古振今、稽古揆今、继古开今、家藏户有…
  • 博古通今

    博古通今[ bó gǔ tōng jīn ]

    解释: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出处:《孔子家语·观周》:“吾闻老聃博古知今。”

  • 超今冠古

    超今冠古[ chāo jīn guàn gǔ ]

    解释:冠:超出众人。超越古今。

    出处:唐,韩愈《贺册尊号表》:“众美备具,名实相当,赫赫巍巍,超今冠古。”

  • 陈古刺今

    陈古刺今[ chén gǔ cì jīn ]

    解释:即借古讽今。借评论古代某人某事的是非曲直,影射现实。

    出处:《诗·王风·大车序》:“《大车》,刺周大夫也。礼义陵迟,男女淫奔,故陈古刺今,大夫不能听男女之讼焉。”

  • 得未曾有

    得未曾有[ dé wèi céng yǒu ]

    解释:从来没有过。

    出处:《楞严经》卷一:“法筵清众,得未曾有。”

  • 多才多艺

    多才多艺[ duō cái duō yì ]

    解释: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

    出处:《尚书·金滕》:“予仁若考,能多才多艺。”

  • 得未尝有

    得未尝有[ dé wèi cháng yǒu ]

    解释:指前所未有,今始得之。同“得未曾有”。

    出处:宋·苏轼《与郭功甫书》之一:“昨辱宠临,久不闻语,殊出意表,盖所谓得未尝有也。”

  • 亘古未有

    亘古未有[ gèn gǔ wèi yǒu ]

    解释:亘古:人人有责从古代到现在。从古到今都不曾有过。

    出处:《北齐书·王纮传》:“冒死效命之士反见屠戮,旷古未有此事。”清·平步青《霞外捃屑》卷四:“太青晚作《嘉莲》诗,七言今体至四百余首,亘古未有。”

  • 贵古贱今

    贵古贱今[ guì gǔ jiàn jīn ]

    解释:只看重古代的事,而看不起当代的事。

    出处:南朝·宋·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以自序》:“自古体大而思精,未有此也,恐世人不能尽之,多贵古贱今,所以称情狂言耳。”

  • 格古通今

    格古通今[ gé gǔ tōng jīn ]

    解释:穷究古代,通晓当代。指学富识广。

    出处:明·无名氏《东篱赏菊》第四折:“贤才抱德隐田园,格古通今众所传。今番诏取为官后,保祚皇图亿万年。”

  • 厚古薄今

    厚古薄今[ hòu gǔ bó jīn ]

    解释:厚:推崇,重视;薄:轻视,怠慢。推崇古代的,轻视现代的。多用于学术研究方面。

    出处:《庄子·外物》:“夫尊古而卑今,学者之流也。”

  • 化为乌有

    化为乌有[ huà wéi wū yǒu ]

    解释:乌有:哪有,何有。变得什么都没有。指全部消失或完全落空。

    出处:汉·司马相如作《子虚赋》:“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畋。畋罢,子虚过姹乌有先生,亡是公存焉。”

  • 何所不有

    何所不有[ hé suǒ bù yǒu ]

    解释: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无所不有。

    出处:宋·周密《齐东野语·黄婆》:“此事前所未闻,是知穷荒绝檄,天奇地怪,亦何所不有,未可以见闻所未及,遂以为诞也。”

  • 借古讽今

    借古讽今[ jiè gǔ fěng jīn ]

    解释:借评论古代某人某事的是非曲直,影射现实。

    出处:张抗抗《国魂》:“因为父亲曾经发表过的一部历史人物传记中赞扬了一位含冤而死的兵部尚书,被认为借古讽今。”

  • 今非昔比

    今非昔比[ jīn fēi xī bǐ ]

    解释:现在不是过去能比得上的。多指形势、自然面貌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出处:元·关汉卿《谢天香》第四折:“小官今非昔比,官守所拘,功名在念岂敢饮酒?”

  • 据为己有

    据为己有[ jù wéi jǐ yǒu ]

    解释:将别人的东西拿来作为自己的。

    出处:明·李开先《宝剑记》第二十四出:“先从片进,累建大功,童贯占为己有欺瞒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