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及什么火成语

更新:
什么及什么火成语:爱屋及乌、懊悔无及、熬油费火、剥床及肤、飞蛾投火、不及之法、不可企及、把薪助火、鼻端出火、鼻端生火、鞭不及腹、鞭长不及、炳若观火、炳如观火、剥肤及髓、不避汤火、不避水火、不食烟火、采及葑菲、撮盐入火
  • 爱屋及乌

    爱屋[ ài wū jí wū ]

    解释: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与他有关的人或物。

    出处:《尚书大传·大战》:“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

  • 懊悔无及

    懊悔无[ ào huǐ wú jí ]

    解释:后悔已来不及了。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八回;“令人往探之,果是虚营,只插着数十面旌旗,兵已去了二日也。曹真懊悔无及。”

  • 熬油费火

    熬油费[ áo yóu fèi huǒ ]

    解释:指耗费灯油。多指日夜忙碌。

    出处:《红楼梦》第二五回:“此时贾赦、贾政又恐哭坏了贾母,日夜熬油费火,闹得上下不安。”

  • 剥床及肤

    剥床[ bō chuáng jí fū ]

    解释:剥:六十四卦之一,坤下艮上,意即剥落、烂;及:到。原指损害及于肌肤。后形容迫切的灾害或深切的痛苦。

    出处:《周易·剥》:“剥床以肤,凶。”

  • 飞蛾投火

    飞蛾投[ fēi é tóu huǒ ]

    解释: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出处:《梁书·到溉传》:“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

  • 不及之法

    之法[ bù jí zhī fǎ ]

    解释:指不适用的法规。

    出处:《庄子·拼拇》:“使天下簧鼓,以奉不及之法,非乎?”

  • 不可企及

    不可企[ bù kě qǐ jí ]

    解释:企:希望;及:达到。没有希望达到。形容远远赶不上。

    出处:唐·柳冕《答衢州郑使君》:“不可企而及之者性也。”

  • 把薪助火

    把薪助[ bǎ xīn zhù huǒ ]

    解释:把:握住。拿着柴草助长火势。比喻某种行动作法会增加对方的力量或助长事态的加剧。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二回:“今求军马钱粮,切不可与。如若相助,是把薪助火也。”

  • 鼻端出火

    鼻端出[ bí duān chū huǒ ]

    解释:形容意气风发;情绪激昂。

    出处:见“鼻头出火”。

  • 鼻端生火

    鼻端生[ bí duān shēng huǒ ]

    解释:以之形容马行疾速。

    出处:语出《南史·曹景宗传》:“我昔在乡里,骑快马如龙……觉耳后生风,鼻头出火。”

  • 鞭不及腹

    鞭不[ biān bù jí fù ]

    解释:及:到。原意是鞭子虽长,也不能打马肚子。比喻相隔太远,力量达不到。

    出处:《左传·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 鞭长不及

    鞭长不[ biān cháng bù jí ]

    解释:指力所不能及。

    出处:见“鞭长不及马腹”。

  • 炳若观火

    炳若观[ bǐng ruò guān huǒ ]

    解释: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出处:梁启超《欧洲地埋大势论》:“人民之职业物产之制造,种种殊异之处,则如网在纲,炳若观火。”

  • 炳如观火

    炳如观[ bǐng rú guān huǒ ]

    解释:炳:光明、明亮、显著。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出处:鲁迅《坟·文化偏至论》:“其词秩然有条,各分大义,炳如观火。”

  • 剥肤及髓

    剥肤[ bō fū jí suǐ ]

    解释:比喻盘剥深重。

    出处:《新唐书·独孤及传》:“拥兵者第馆豆街陌,奴婢厌酒肉,而贫人羸饿就役,剥肤及髓。”

  • 不避汤火

    不避汤[ bù bì tāng huǒ ]

    解释:指不畏凶险。

    出处:《史记·货殖列传》:“壮士在军,攻城先登,陷阵却敌,斩将搴旗,前蒙矢石,不避汤火之难者,为重赏使也。”

  • 不避水火

    不避水[ bù bì shuǐ huǒ ]

    解释:指不畏凶险。

    出处:《水浒传》第五八回:“贤弟心中有何危厄不决之难,但请尽说不妨,便当不避水火,力为解救,与汝相助。”

  • 不食烟火

    不食烟[ bù shí yān huǒ ]

    解释:①指不吃熟食。道家修炼主张绝粒却谷,不吃世间烟火物。②指诗文立意高超,言词清丽,不同凡俗。

    出处:《终有报》第一回:“人都道他不食烟火,体气欲仙。”

  • 采及葑菲

    葑菲[ cǎi jí fēng fēi ]

    解释:别人征求自己意见时表示谦虚的说法。

    出处:《诗经·国风·邶风》:“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 撮盐入火

    撮盐入[ cuō yán rù huǒ ]

    解释:撮:以指取物。盐一放在火里就爆裂。比喻性情急躁。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三本二折:“待去呵,小姐性儿撮盐入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