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掩什么耳的成语

更新:
什么掩什么耳的成语:盗钟掩耳、盗铃掩耳、掩耳盗铃、掩人耳目、掩耳盗钟、掩耳偷铃、遮掩耳目、掩耳盗锺、盗锺掩耳、窃钟掩耳、窃锺掩耳、掩耳而走、掩耳蹙頞
  • 盗钟掩耳

    盗钟[ dào zhōng yǎn ěr ]

    解释:盗:盗窃;钟:古代一种乐器。偷钟时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欺欺人。

    出处:《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 盗铃掩耳

    盗铃[ dào líng yǎn ěr ]

    解释:比喻自己欺骗自己。同“盗钟掩耳”。

    出处:清·伤时子《苍鹰击·戕藩》:“你看他盗铃掩耳欺天下,卖国甘心作帝皇,有甚商量。”

  • 掩耳盗铃

    盗铃[ yǎn ěr dào líng ]

    解释:掩:遮蔽,遮盖;盗:偷。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出处:《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 掩人耳目

    [ yǎn rén ěr mù ]

    解释:遮掩别人的耳朵和眼睛。比喻用假象迷惑人,欺骗人。

    出处:《大宋宣和遗事》亨集:“虽欲掩人之耳目,不可得也。”

  • 掩耳盗钟

    盗钟[ yǎn ěr dào zhōng ]

    解释:捂住耳朵偷钟。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出处:语出《吕氏春秋·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锺者,欲负而走。则锺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锺怳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揜其耳。”

  • 掩耳偷铃

    偷铃[ yǎn ěr tōu líng ]

    解释:比喻自己欺骗自己。同“掩耳盗钟”。

    出处: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四折:“难道他掩耳偷铃,则待要见世生苗。”

  • 遮掩耳目

    [ zhē yǎn ěr mù ]

    解释:指遮掩别人的视听,掩饰真情。

    出处:朱自清《执政府大屠杀记》:“听说事后执政府乘人不知,已将尸首掩埋了些,以图遮掩耳目。”

  • 掩耳盗锺

    盗锺[ yǎn ěr dào zhōng ]

    解释:见“ 掩耳盜鐘 ”。

  • 盗锺掩耳

    盗锺[ dào zhōng yǎn ěr ]

    解释:《吕氏春秋·自知》:“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则鍾大不可負,以椎毁之,鍾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揜(掩)其耳。”后以“盜鍾掩耳”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公平》:“爲之而欲人不知,言之而欲人不聞,此猶捕雀而掩目,盜鍾而掩耳者,只以取誚,將何益乎?”《云笈七籤》卷九十:“若人不知則鬼神知之,鬼神已知而云不知,是盜鍾掩耳之智也。”亦省作“ 盜鍾 ”。 南朝 梁 任昉 《劝进今上笺》:“惑甚盜鍾,功疑不賞,皇天后土,不勝其酷。”

  • 窃钟掩耳

    窃钟[ qiè zhōng yǎn ěr ]

    解释:掩耳:捂住耳朵。捂住耳朵偷钟。比喻自欺欺人

    出处:《晋书·宣帝纪》:“亦犹窃钟掩耳,以众人为不闻;锐意盗金,谓市中为莫睹。”

  • 窃锺掩耳

    窃锺[ qiè zhōng yǎn ěr ]

    解释:亦作“ 竊鐘掩耳 ”。《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锺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椎毁之,鍾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揜其耳。”后因以喻自欺欺人。《晋书·宣帝纪》:“亦猶竊鐘掩耳,以衆人爲不聞;鋭意盜金,謂市中爲莫覩。”《通志·总序》:“後世衆手修書,道傍築室;掠人之文,竊鍾掩耳。”参见“ 掩耳盜鐘 ”。

  • 掩耳而走

    而走[ yǎn ěr ér zǒu ]

    解释:掩:遮盖。捂着耳朵走开。指不愿听别人的话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5回:“宁喜以殖之遗命,告于蘧瑗,瑗掩耳而走。”

  • 掩耳蹙頞

    蹙頞[ yǎn ěr cù è ]

    解释:蹙:皱起;頞:鼻梁。捂着耳朵,皱着鼻子。形容极其厌恶

    出处:唐·柳宗元《河间妇传》:“自是虽戚里为邪行者,闻河间之名,则掩耳蹙頞,皆不欲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