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歧路
  • 拼   音

    [ pái huái qí lù ]
  • 释   义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歧路:岔路。在岔道上走来走去。比喻犹豫观望,主意不定。

  • 出   处

    南朝·齐·谢眺《观朝雨》:“动息无兼遂,歧路多徘徊。”

  • 例   句

    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几之兆,必贻后至之诛。(唐·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 近义词

    徘徊不定

  • 用   法

    作谓语、定语;指犹豫不决

  • 繁   体

    徘佪歧路

徘徊歧路成语典故

唐朝时期,武则天控制政权后,改国号周,自己当女皇。大将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他为扩大影响,号召天下人们起来推翻武则天,请当时文学家骆宾王写《为徐敬业讨武瞾檄》:“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几之兆,必贻后至之诛。”详情>>

徘徊歧路相关查询

徘徊歧路成语接龙

  1. 路不拾遗: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2. 路断人稀:路被隔断,行人稀少。形容某种灾害严重,以致路无行人。
  3. 路柳墙花:路边的柳,墙旁的花。比喻行为放荡的女子。也指妓女。
  4. 路人皆知: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5. 路见不平:指见到不平的事。
  6. 路绝人稀:指道路阻绝,人烟稀少。
  7. 路无拾遗:指东西掉在路上,人们不会捡起据为己有。形容社会风尚好。
  8. 路远迢迢:形容路途遥远。
  9. 路叟之忧:指百姓的疾苦。

徘徊歧路的意思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歧路:岔路。在岔道上走来走去。比喻犹豫观望,主意不定。

徘徊歧路类似的成语

  • 必经之路

    必经之路[ bì jīng zhī lù ]

    解释:经:经过。一定要经过的道路。亦作“必由之路”。

    出处:老舍《无名高地有了名》十九:“二十五号才是敌人反扑必经之路,那里高,那里窄,我们不易仰攻,也无法多用人力。我们须在适当时间,放弃了它,坚守主峰和二十七号。”

  • 豺狼当路

    豺狼当路[ chái láng dāng lù ]

    解释:比喻暴虐奸邪的人掌握国政。

    出处:《三国志·魏志·杜袭传》:“方今豺狼当路而狐狸是先,人将谓殿下避强攻弱,进不为勇,退不为仁。”

  • 杜绝言路

    杜绝言路[ dù jué yán lù ]

    解释:杜绝:断绝,阻塞;言路:进言之路。堵塞和断绝一切进言之路,指不纳谏言。

    出处:《后汉书·袁绍传》:“操欲迷夺时明,杜绝言路。”

  • 逢山开路

    逢山开路[ féng shān kāi lù ]

    解释:形容不畏艰险,在前开道。

    出处:元·纪君祥《赵氏孤儿》楔子:“旁边转过一个壮士,一臂扶轮,一手策马,逢山开路,救出赵盾去了。”

  • 方骖并路

    方骖并路[ fāng cān bìng lù ]

    解释:犹并驾齐驱。

    出处:《宋书·王景文传论》:“与袁粲群公方骖并路,倾覆之灾,庶几可免。”

  • 歧路徘徊

    歧路徘徊[ qí lù pái huái ]

    解释:歧路:岔路;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在岔道上走来走去。比喻犹豫观望,主意不定。

    出处:南朝·齐·谢眺《观朝雨》:“动息无兼遂,歧路多徘徊。”

  • 亡羊之叹

    亡羊之叹[ wáng yáng zhī tàn ]

    解释:亡:丢失。叹:叹息。为丢失了羊而叹息。比喻探索学问,徘徊歧路,结果一无所得,空留遗憾。亦作“亡羊歧路”。

  • 衣香髻影

    衣香髻影[ yī xiāng jì yǐng ]

    解释:衣香:衣上的香气。形容妇女仪态娴雅,服饰艳丽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有少年观灯夜归,遇少妇甚妍丽,徘徊歧路,若有所待,衣香髻影,楚楚动人。”

  • 哀哀父母

    哀哀父母[ āi āi fù mǔ ]

    解释:可哀呀可哀,我的父母啊!原指古时在暴政下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对父母病痛、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

    出处:《诗经·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 哀梨蒸食

    哀梨蒸食[ āi lí zhēng shí ]

    解释:将哀梨蒸着吃。比喻不识货。糊里糊涂地糟蹋好东西。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桓南郡每见人不快,辄嗔曰:‘君得哀家梨,当复不蒸食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