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返还丹
  • 拼   音

    [ qī fǎn huán dān ]
  • 释   义

    传说中气功修练的一种方法。

  • 出   处

    李涵虚《三车秘旨》:“三车者,三件河车也。第一件运气,即小周天子午运火也;第二件运精,即玉液河车,运水温养也;第三件精气兼运,即大周天运先天金汞,七返还丹,九还大丹也。……人能知三车秘谛,则精气神三品圆全,天地人三仙成就。”

  • 例   句

七返还丹相关查询

七返还丹成语接龙

  1. 丹书铁契: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
  2. 丹书铁券: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
  3. 丹心碧血:丹心:红心、忠心。碧血:血化为碧玉。碧:青绿色的宝石,表示血的珍贵。赤诚的忠心,宝贵的鲜血。用以赞扬为国捐躯的重大牺牲。
  4. 丹心如故:丹心:忠心。仍如已往一样忠心耿耿。
  5. 丹凤朝阳:比喻贤才逢明时。
  6. 丹青不渝:丹、青:丹砂、青雘,是古代绘画中常用的两种颜料,不易褪色。始终不渝,光明显著。
  7. 丹黄甲乙:指点校书籍,评定次第。
  8. 丹漆随梦:指追随前哲。
  9. 丹铅甲乙:指点校书籍,评定次第。
  10. 丹青妙手:丹青:原指丹砂和青欔两种作颜料的矿物,后泛指颜料。多指国画大师。
  11. 丹书白马: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享有世袭爵位和免罪等特权的证件时,宰白马歃其血,以示坚守誓约,后人称为“丹书白马”。
  12. 丹楹刻桷:楹:房屋的柱子;桷:方形的椽子。柱子漆成红色,椽子雕着花纹。形容建筑精巧华丽。
  13. 丹心赤忱:丹心:赤心;赤忱:真诚的心意。形容十分忠诚

七返还丹的意思传说中气功修练的一种方法。

七返还丹类似的成语

  • 殚智竭力

    殚智竭力[ dān zhì jié lì ]

    解释:殚:竭尽。用尽智慧和力量。

    出处:《吕氏春秋·本味》“相为殚智竭力,犯危行苦。”

  • 单鹄寡凫

    单鹄寡凫[ dān hú guǎ fú ]

    解释:鹄:天鹅;凫:罢鸭。孤单的天鹅,独居的野鸭。原是古代的琴曲名。后比喻失去配偶的人。

    出处:《西京杂记》卷五:“齐人刘道强善弹琴,能作单鹄寡凫之弄。听者皆悲,不能自摄。”

  • 飞阁流丹

    飞阁流丹[ fēi gé liú dān ]

    解释:飞阁:架空建造的阁道;流丹:彩饰的漆鲜艳欲流。凌空建造的阁道涂有鲜艳欲流的丹漆。形容建筑物的精巧美丽。

    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 浮翠流丹

    浮翠流丹[ fú cuì liú dān ]

    解释:翠:青绿色。丹:朱红色。青绿、朱红的颜色在流动和浮现。形容色彩鲜明艳丽。

    出处:宋·陆游《安隐寺修钟楼疏》:“浮翠流丹,倘复还于巨丽;撞昏击晓,实大警于沉冥。”

  • 七返还丹

    七返还丹[ qī fǎn huán dān ]

    解释:传说中气功修练的一种方法。

    出处:李涵虚《三车秘旨》:“三车者,三件河车也。第一件运气,即小周天子午运火也;第二件运精,即玉液河车,运水温养也;第三件精气兼运,即大周天运先天金汞,七返还丹,九还大丹也。……人能知三车秘谛,则精气神三品圆全,天地人三仙成就。”

  • 万应灵丹

    万应灵丹[ wàn yìng líng dān ]

    解释:能治各种病的灵药。比喻一种能解决各种疑难问题的办法。

  • 唇如激丹

    唇如激丹[ chún rú jī dān ]

    解释:激丹:鲜明的红色。形容嘴唇红润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盗跖》:“今将军兼此三者,身长八尺二寸,面目有光,唇如激丹,齿如齐贝,音中黄钟,而名曰盗跖。”

  • 妙药灵丹

    妙药灵丹[ miào yào líng dān ]

    解释:妙:指有特殊效力;丹:颗粒状的中药丸;灵丹:灵验。非常灵验能治百病的奇药。比喻能解决一切问题的好办法

    出处:清·无名氏《刘公案》第21回:“我卖妙药灵丹无虚假,专治那古怪病症与恶疮。”

  • 哀哀父母

    哀哀父母[ āi āi fù mǔ ]

    解释:可哀呀可哀,我的父母啊!原指古时在暴政下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对父母病痛、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

    出处:《诗经·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 哀梨蒸食

    哀梨蒸食[ āi lí zhēng shí ]

    解释:将哀梨蒸着吃。比喻不识货。糊里糊涂地糟蹋好东西。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桓南郡每见人不快,辄嗔曰:‘君得哀家梨,当复不蒸食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