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梁不正下梁歪
  • 拼   音

    [ shàng liáng bù zhèng xià liáng wāi ]
  • 释   义

    上梁:指上级或长辈。比喻在上的人行为不正,下面的人也跟着做坏事。

  • 出   处

    晋·杨泉《物理论》:“上不正,下参差。”

  • 例   句

    茅盾《锻炼》:“上梁不正下梁歪,伤兵们果然做得过分一点。”

  • 近义词

    上梁不正上好下甚

  • 反义词

    赏罚不明

  • 用   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指上下级关系

  • 繁   体

    上樑不正下樑歪

上梁不正下梁歪成语典故

宋朝时,陈州接连发生自然灾害,朝廷派贪官刘得中和杨金吾开仓卖粮,他们假公济私抬高粮价,还在粮食里掺沙,分量还不够。老百姓对他们的这种行为极为愤慨,但也没办法,只有叹息:“上梁不正下梁歪”。详情>>

上梁不正下梁歪相关查询

上梁不正下梁歪成语接龙

  1. 歪打正着:比喻方法本来不恰当,却侥幸得到满意的结果。也比喻原意本不在此,却凑巧和别人的想法符合。
  2. 歪风邪气:歪、邪:不正当,不正派。指不良的作风和风气。
  3. 歪门邪道:指不正当的门径。也比喻坏主意。
  4. 歪心邪意:指心术不正。
  5. 歪八竖八:杂乱不整的样子。
  6. 歪不横楞:歪斜不正的样子。
  7. 歪七竖八:歪歪扭扭的。形容不正的样子
  8. 歪歪斜斜:由震颤的状态所引起的不整齐,或属于颤抖的人或物的特征的状态
  9. 歪嘴和尚:比喻那些为自私的目的而乱搬教条的人
  10. 歪歪倒倒:不端正的样子,形容行动不稳的样子
  11. 歪歪扭扭:歪斜不正
  12. 歪七扭八:歪歪扭扭,不直
  13. 歪谈乱道:说话糊里糊涂,毫无见地

上梁不正下梁歪的意思上梁:指上级或长辈。比喻在上的人行为不正,下面的人也跟着做坏事。

上梁不正下梁歪类似的成语

  •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guā tián bù nà lǚ,lǐ xià bù zhèng guān ]

    解释:比喻避嫌疑。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出处:《艺文类聚》卷四一引三国·魏·曹植《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 谲而不正

    谲而不正[ jué ér bù zhèng ]

    解释:谲:欺诈。诡诈而不正派。

    出处:《论语·宪问》:“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 心术不正

    心术不正[ xīn shù bù zhèng ]

    解释:指人用心不忠厚,不正派。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九回:“宫日:‘汝心术不正,我故弃汝!’”

  • 不当不正

    不当不正[ bù dāng bù zhèng ]

    解释:不:语助词,没有实际意思。表示端端正正。

    出处: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三折:“老汉也分开人丛,不当不正,站在那相公马前。”

  • 名不正,言不顺

    名不正,言不顺[ míng bù zhèng,yán bù shùn ]

    解释:指名分不正或名实不符。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 上梁不正

    上梁不正[ shàng liáng bù zhèng ]

    解释:比喻上面的人行为不正,下面的人也跟着干坏事

    出处: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做的个上梁不正,只待要损人利己惹人憎。”

  • 正人先正己

    正人先正己[ zhèng rén xiān zhèng jǐ ]

    解释:正:正直,公正。要让别人做到公平正直就必须自己先做到

    出处:王朔《永失我爱》:“这也就是我自个,换别人这样儿我也早急了,要不怎么说正人先正己上梁不正下梁歪。”

  • 邪书僻传

    邪书僻传[ xié shū pì zhuàn ]

    解释:邪:淫邪不正;僻:不正。淫邪不正的书籍和传记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9回:“原来宝玉自幼生来有一种下流痴病,况从幼时和黛玉耳鬓厮磨,心情相对,如今稍知些事,又看了些邪书僻传……”

  • 哀哀父母

    哀哀父母[ āi āi fù mǔ ]

    解释:可哀呀可哀,我的父母啊!原指古时在暴政下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对父母病痛、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

    出处:《诗经·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 哀梨蒸食

    哀梨蒸食[ āi lí zhēng shí ]

    解释:将哀梨蒸着吃。比喻不识货。糊里糊涂地糟蹋好东西。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桓南郡每见人不快,辄嗔曰:‘君得哀家梨,当复不蒸食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