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心吊胆
  • 拼   音

    [ tí xīn diào dǎn ]
  • 释   义

    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 出   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七回:“众僧闻得此言,一个个提心吊胆,告天许愿。”

  • 例   句

    但他们往往遭农会严厉拒绝,所以他们总是悬心吊胆地过日子。(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 近义词

    担惊受怕心惊胆战

  • 反义词

    心安理得谈笑自若

  •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

  • 正   音

    提,不能读作“dì”。

  • 繁   体

    提心弔膽

提心吊胆相关查询

提心吊胆成语接龙

  1. 胆粗气壮:形容胆大气盛,无所畏惧。
  2. 胆大包天:形容胆子极大。
  3. 胆大心小: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4. 胆大心粗:做事胆子在,但心粗。考虑不周全。
  5. 胆大妄为:妄为:胡搞,乱做。毫无顾忌地干坏事。
  6. 胆大心细: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7. 胆裂魂飞:裂:破裂。魂:魂灵、神志。胆也破了,魂也飞了。形容极度害怕、恐慌。
  8. 胆破心寒:形容由于恐惧而伏帖的样子。
  9. 胆小怕事:胆子非常小,怕事情落在自己头上,怕惹麻烦。
  10. 胆小如鼠:胆子小得象老鼠。形容非常胆小。
  11. 胆战心寒:战:发抖。形容害怕之极。
  12. 胆战心惊: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13. 胆大心雄:形容胆子大,有雄心,做事无所畏惧。
  14. 胆寒发竖:形容恐怖之极。
  15. 胆丧魂惊:形容极度害怕、恐慌。
  16. 胆丧魂消:形容极度害怕、恐慌。
  17. 胆颤心惊:颤:发抖。形容非常害怕。
  18. 胆小如豆:极言胆子小。
  19. 胆大泼天:形容胆子极大。
  20. 胆小如鼷:胆子小得象老鼠。形容非常胆小。
  21. 胆战心慌:形容十分害怕。
  22. 胆壮心雄:形容胆子大,有雄心,做事无所畏惧。
  23. 胆壮气粗:形容胆大气盛,无所畏惧。
  24. 胆战心摇:形容十分害怕。

提心吊胆的意思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提心吊胆类似的成语

  • 凤毛鸡胆

    凤毛鸡胆[ fèng máo jī dǎn ]

    解释:凤的羽毛,鸡的胆子。比喻外表英武而实际怯弱。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二回:“羊质虎皮功不就,凤毛鸡胆事难成。”

  • 浑身是胆

    浑身是胆[ hún shēn shì dǎn ]

    解释:形容胆量大,无所畏惧。

    出处:《三国志·蜀志·赵云传》裴松之注引《云别传》:“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 隳肝尝胆

    隳肝尝胆[ huī gān cháng dǎn ]

    解释:犹言隳肝沥胆。比喻待人忠心耿耿,赤诚无比。

    出处:唐·张九龄《与李侍御书》:“惟教义之所矜,乃讥嫌之见及。恨不能隳肝尝胆,徇知己以求申。”

  • 惊心悼胆

    惊心悼胆[ jīng xīn dào dǎn ]

    解释:悼:战栗。形容恐惧到极点。

    出处:章炳麟《新方言·释言》卷上:“今人言惧,犹曰惊心悼胆。”

  • 悬心吊胆

    悬心吊胆[ xuán xīn diào dǎn ]

    解释: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七回:“众僧闻得此言,一个个提心吊胆,告天许愿。”

  • 如履春冰

    如履春冰[ rú lǚ chūn bīng ]

    解释:履:踩。好像踩着春天薄薄的冰。比喻在危险的境地而提心吊胆

    出处:唐·刘禹锡《让同平章事表》:“退思尘忝,如履春冰。”

  • 没心没绪

    没心没绪[ méi xīn méi xù ]

    解释:没有心思与情绪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5回:“袭人等每日提心吊胆,宝玉也好几天不上学,只是怔怔的,不言不语,没心没绪的。”

  • 寅忧夕惕

    寅忧夕惕[ yín yōu xī tì ]

    解释:寅:寅时,泛指早晨;惕:担心。多指执政者忧心忡忡,早晚提心吊胆

    出处:《南齐书·明帝纪》:“仰系鸿丕,顾临兆民,永怀先构,若履春冰,寅忧夕惕,罔识攸济。”

  • 哀哀父母

    哀哀父母[ āi āi fù mǔ ]

    解释:可哀呀可哀,我的父母啊!原指古时在暴政下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对父母病痛、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

    出处:《诗经·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 哀梨蒸食

    哀梨蒸食[ āi lí zhēng shí ]

    解释:将哀梨蒸着吃。比喻不识货。糊里糊涂地糟蹋好东西。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桓南郡每见人不快,辄嗔曰:‘君得哀家梨,当复不蒸食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