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细拿粗
  • 拼   音

    [ xié xì ná cū ]
  • 释   义

    挟:挟制;拿:刁难。比喻寻事生非;挑剔冒犯。

  • 出   处

    元·关汉卿《鲁斋郎》第三折:“倚仗着恶党凶徒,害良民肆生淫欲,谁敢向他行挟细拿粗,逞刁顽全不想他妻我妇。”

  • 例   句

  • 用   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口语

  • 繁   体

    挾細拿麤

挟细拿粗相关查询

挟细拿粗成语接龙

  1. 粗风暴雨:指风雨之来势急骤狂猛。
  2. 粗袍粝食: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俭朴。
  3. 粗衣恶食: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俭朴。
  4. 粗茶淡饭:粗:粗糙、简单;淡饭:指饭菜简单。形容饮食简单,生活简朴。
  5. 粗制滥造:滥:过多,不加节制。写文章或做东西马虎草率,只求数量,不顾质量。
  6. 粗服乱头:粗服:粗布衣服;乱头:蓬头乱发。形容不讲究修饰。
  7. 粗中有细:形容人说话做事表面好象粗鲁、随便,实际上却是审慎、细心。
  8. 粗通文墨:粗:略微;通:通晓。文墨:指写文章。稍微懂得一些写作方面的学问。
  9. 粗心大意:粗:粗蔬。指做事马虎,不细心。
  10. 粗心浮气:浮:浮躁。形容人不细心,不沉着。
  11. 粗衣淡饭:粗:粗糙、简单;淡饭:指饭菜简单。形容饮食简单,生活简朴。
  12. 粗衣粝食:粝:粗米。穿粗布衣,吃粗米饭。形容生活水平很低。也指不追求生活享受。
  13. 粗枝大叶:绘画,画树木粗枝大叶,不用工笔。比喻工作粗糙,不认真细致。
  14. 粗株大叶:粗:粗疏,粗略。原比喻简略或概括。现比喻工作粗糙,做事不认真细致
  15. 粗俗之辈:指庄稼人或佃农,现指缺乏文化教养、行为、意识粗野庸俗的人
  16. 粗具梗概:粗:粗略;梗概:大概,大略。粗略地具有一个大概
  17. 粗有眉目:粗:大略;眉目:比喻头绪。刚刚有点头绪
  18. 粗声粗气:指人说话嗓门很粗
  19. 粗粗笨笨:指物体笨重或人不灵巧
  20. 粗心大气:粗:粗疏;气:人的精神状态。指做事不细心,随便马虎

挟细拿粗的意思挟:挟制;拿:刁难。比喻寻事生非;挑剔冒犯。

挟细拿粗类似的成语

  • 挟细拿粗

    挟细拿粗[ xié xì ná cū ]

    解释:挟:挟制;拿:刁难。比喻寻事生非;挑剔冒犯。

    出处:元·关汉卿《鲁斋郎》第三折:“倚仗着恶党凶徒,害良民肆生淫欲,谁敢向他行挟细拿粗,逞刁顽全不想他妻我妇。”

  • 心浮气粗

    心浮气粗[ xīn fú qì cū ]

    解释:形容人不细心,不沉着。同“心粗气浮”。

    出处:茅盾《第一阶段的故事》:“我们年青人,心浮气粗是有的,可是没有成见。”

  • 气壮胆粗

    气壮胆粗[ qì zhuàng dǎn cū ]

    解释:气势壮、胆量大。形容无所畏惧。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6回:“她的那点聪明根本不在何玉凤之下,况又受了公婆的许多锦囊妙计,此时转比何玉凤来的气壮胆粗。”

  • 财大气粗

    财大气粗[ cái dà qì cù ]

    解释:①指富有财产,气派不凡。②指仗着钱财多而气势凌人。

    出处:刘绍棠《小荷才露尖尖角》五:“花婶子的这项收入十分可观。财大气粗,盖起这座青堂瓦舍的大宅院。”

  • 才短气粗

    才短气粗[ cái duǎn qì cū ]

    解释:才:才识;短:短浅;气:气质。缺少才干,气质粗鲁。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3回:“禄山才短气粗,当此大镇,深不能胜任。”

  • 五大三粗

    五大三粗[ wǔ dà sān cū ]

    解释:形容人高大粗壮,体格魁梧。

    出处:梁斌《播火记》:“猛回头,身后站着一个五大三粗的人,仔细一看是大贵。”

  • 五短三粗

    五短三粗[ wǔ duǎn sān cū ]

    解释:形容人身材矮小但很粗壮

    出处:清·无名氏《刘公案》第三回:“姓陈名叫大勇,年有三十五六岁,生的五短三粗,相貌魁伟。”

  • 食淡衣粗

    食淡衣粗[ shí dàn yī cū ]

    解释:吃清淡食物,穿粗布衣服。形容生活清寒俭朴

    出处:宋·苏轼《与蒲传正》:“退居之后决不食淡衣粗,杜门绝客。”

  • 哀哀父母

    哀哀父母[ āi āi fù mǔ ]

    解释:可哀呀可哀,我的父母啊!原指古时在暴政下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对父母病痛、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

    出处:《诗经·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 哀梨蒸食

    哀梨蒸食[ āi lí zhēng shí ]

    解释:将哀梨蒸着吃。比喻不识货。糊里糊涂地糟蹋好东西。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桓南郡每见人不快,辄嗔曰:‘君得哀家梨,当复不蒸食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