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乖卖俏
  • 拼   音

    [ zhuā guāi mài qiào ]
  • 释   义

    耍聪明,卖弄乖巧。

  • 出   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九回:“秋桐正是抓乖卖俏之时,他便悄悄的告诉贾母、王夫人等。”

  • 例   句

  • 近义词

    抓乖弄俏

  • 反义词

    舍近求远

  • 用   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 繁   体

    抓乖賣俏

抓乖卖俏相关查询

抓乖卖俏成语接龙

  1. 俏成俏败:近似于成或败,指非真成真败。
  2. 敲诈勒索:依仗势力或抓住把柄进行恐吓,用威胁手段索取财物。
  3. 巧夺天工:夺:胜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4. 翘足而待:踮起脚等待。比喻很快就能实现。
  5. 翘足引领:踮塌郐,伸长脖子。形容盼望殷切。
  6. 敲冰求火:敲开冰找火。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
  7. 巧立名目:变着法定出一些名目来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
  8. 樵苏不爨:柴草做不成饭。比喻贫困。
  9. 敲骨吸髓:敲碎骨头来吸骨髓。比喻剥削压榨极其残酷。
  10. 巧取豪夺:巧取:软骗;豪夺:强抢。旧时形容达官富豪谋取他人财物的手段。现指用各种方法谋取财物。
  11. 乔龙画虎:形容假心假意地献殷勤。
  12. 敲金击石:金、石:指钟磬一类的乐器。演奏钟磬等乐器。也形容声音铿锵。
  13. 乔迁之喜:乔迁:鸟儿飞离深谷,迁到高大的树木上去。贺人迁居或贺人官职升迁之辞。
  14. 巧同造化:巧:技巧,技艺;同:一样;造化:指宇宙的造物能力。形容人的能力很大,可与宇宙的造物能力相比。
  15. 乔装打扮:乔装:改变服装、面貌;打扮:指化装。指进行伪装,隐藏身份。
  16. 巧言如簧: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17. 巧伪趋利:巧:奸诈。伪:虚伪。趋:追求,靠近、趋向。奸诈虚伪,唯利是图,唯势是从。
  18. 巧言令色: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19. 敲冰戛玉:比喻乐声清润动听。
  20. 敲锣放炮:指大张旗鼓地活动。
  21. 敲冰索火: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一定不会成功。
  22. 跷足而待:踮起脚跟等待。形容短时间内便能见到事情的结果。
  23. 敲冰玉屑:泛指精美的纸张。
  24. 跷足抗手:手舞足蹈的样子。

抓乖卖俏的意思耍聪明,卖弄乖巧。

抓乖卖俏类似的成语

  • 行奸卖俏

    行奸卖俏[ xíng jiān mài qiào ]

    解释:指恣淫行邪,弄姿作态。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6卷:“那张荩及风流子弟,只晓得三瓦两舍,行奸卖俏,是他的本等。”

  • 倚门卖俏

    倚门卖俏[ yǐ mén mài qiào ]

    解释:形容妓女卖弄风骚的生活。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刺绣文,不如倚市门。”

  • 嬴奸买俏

    嬴奸买俏[ yíng jiān mǎi qiào ]

    解释:犹言狎妓买笑。

  • 赢奸卖俏

    赢奸卖俏[ yíng jiān mài qiào ]

    解释:指风流调情。

  • 抓乖弄俏

    抓乖弄俏[ zhuā guāi nòng qiào ]

    解释:耍聪明,卖弄乖巧。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六回:“沙僧道:‘莫争讲,这里不是那抓乖弄俏之处,且进去!且进去!’”

  • 打情骂俏

    打情骂俏[ dǎ qíng mà qiào ]

    解释:情:风情;俏:俏皮、风趣。指男女调情。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9回:“齐巧这两天糖葫芦又没有去,王小四便打情骂俏起来。”

  • 抓乖卖俏

    抓乖卖俏[ zhuā guāi mài qiào ]

    解释:耍聪明,卖弄乖巧。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九回:“秋桐正是抓乖卖俏之时,他便悄悄的告诉贾母、王夫人等。”

  • 迎奸卖俏

    迎奸卖俏[ yíng jiān mài qiào ]

    解释:指卖弄姿色,诱人偷情。

    出处: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二折:“浇奠罢守定灵床哭少年,则落的两泪涟涟,怕有一等迎奸卖俏俊官员,打一副金头面,早忘了守三年。”

  • 哀哀父母

    哀哀父母[ āi āi fù mǔ ]

    解释:可哀呀可哀,我的父母啊!原指古时在暴政下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对父母病痛、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

    出处:《诗经·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 哀梨蒸食

    哀梨蒸食[ āi lí zhēng shí ]

    解释:将哀梨蒸着吃。比喻不识货。糊里糊涂地糟蹋好东西。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桓南郡每见人不快,辄嗔曰:‘君得哀家梨,当复不蒸食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