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的成语有哪些

更新:
十年的成语有哪些:八九不离十、拔十得五、拔十失五、百年树人、板板六十四、版版六十四、不可饶恕、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问三七二十一、长久之计、此地无银三十两、从何说起、存十一于千百、胆小怕事、得一望十、丁娘十索、发愤图强、发昏章第十一、福无十全、…
  • 拔十得五

    拔十得五[ bá shí dé wǔ ]

    解释:想选拔十个,结果只选得五个。指选拔人才不容易。

    出处:《三国志·蜀书·庞统传》:“今拔十失五,犹得其半,而可以崇迈世数,使有志者自励,不亦可乎?”

  • 百年树人

    百年树人[ bǎi nián shù rén ]

    解释:树:种植,栽培。比喻培养人才是长期而艰巨的事。

    出处:《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 版版六十四

    版版六十四[ bǎn bǎn liù shí sì ]

    解释:形容做事死板,不知变通。

    出处:清·范寅《越谚·数目之谚》:“版版六十四,铸钱定例也,喻不活。”

  • 拔十失五

    拔十失五[ bá shí shī wǔ ]

    解释:指选拔人才而失其半数。

    出处:《三国志·蜀书·庞统传》:“今拔十失五,犹得其半,而可以崇迈世数,使有志者自励,不亦可乎?”

  • 报仇雪耻

    报仇雪耻[ bào chóu xuě chǐ ]

    解释:指报复冤仇,洗刷耻辱。

    出处:《水浒传》第九八回:“主女琼英,素有报仇雪耻之志。”

  • 存十一于千百

    存十一于千百[ cún shí yī yú qiān bǎi ]

    解释:指亡多而存少。

    出处:语出晋·陆机《叹逝赋》:“顾旧要于遗存,得十一于千百。”

  • 胆小怕事

    胆小怕事[ dǎn xiǎo pà shì ]

    解释:胆子非常小,怕事情落在自己头上,怕惹麻烦。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29回:“谁知四下里物色遍了,遇着的,倒大多数是醉生梦死、花天酒地的浪子,不然便是胆小怕事、买进卖出的商人。”

  • 归十归一

    归十归一[ guī shí guī yī ]

    解释:指有条有理。

    出处:白诚仁、何纪光《小红军》:“你看他,又背红缨枪又拿手榴弹,收拾得归十归一,真像个久经锻炼的红军战士了。”

  • 行行出状元

    行行出状元[ háng háng chū zhuàng yuán ]

    解释:比喻不论干哪一行,只要热爱本职工作,都能做出优异的成绩。

    出处:明 冯惟敏《玉抱肚 赠赵今燕》曲:“琵琶轻扫动人怜,须信行行出状元。”

  • 恍如隔世

    恍如隔世[ huǎng rú gé shì ]

    解释:恍:仿佛;世:三十年为一世。仿佛隔了一个时代。指一种因人事或景物变化很大而引起的感触。

    出处:宋·范成大《吴船录下》:“发常州,平江亲戚故旧来相迓者,陆续于道,恍然如隔世焉。”

  • 金钗十二

    金钗十二[ jīn chāi shí èr ]

    解释:原形容妇女头上首饰多。后指人姬妾多。

    出处: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

  • 九儒十丐

    九儒十丐[ jiǔ rú shí gài ]

    解释:儒:旧指读书人。元代统治者把人分为十等,读书人列为九等,居于末等的乞丐之上。后指知识分子受到歧视和苛待。

    出处:宋·郑恩肖《心史》:“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民、九儒、十丐。”

  • 九流十家

    九流十家[ jiǔ liú shí jiā ]

    解释:先秦到汉初各种学说派别的总称。

    出处:汉·刘安《七略·诸子略》中把诸子思想分为十家,即: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十家,除掉小说家,就称为九流。

  • 举十知九

    举十知九[ jǔ shí zhī jiǔ ]

    解释:列举出的十件事情中,通晓的就有九件。比喻学识渊博。

    出处:唐·张说《唐故豫州刺史魏君神道碑》:“圣人之所志,闻一而反三;君子之所能,举十而知九。”

  • 九变十化

    九变十化[ jiǔ biàn shí huà ]

    解释:指变化多端。

    出处:宋·张君房《序》:“至如三奔三景之妙,九变十化之精,各探其门,互称要妙。”

十年的词语有哪些(10个)

  • 丁娘十索丁娘:隋朝歌妓;索:索取。原指隋代乐妓丁六娘所作的乐府诗,每首末句有“从郎索花烛”等语,本十首。后用以指妓女的需索。
  • 二十四史指旧时称为正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即:《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唐书(旧唐书)》、《新唐书》、《五代史(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 金钗十二行原形容妇女头上首饰多。后指人姬妾多。
  • 九十其仪九、十:虚数,形容多;仪:仪表。旧时指女子出嫁时,父母反复叮咛要注意仪容举止。指礼仪非常多。也指夸奖新妇的仪态很美。
  • 论一增十指诽谤或赞美他人,要夸大其辞,使人信服。
  • 三十六策1.犹言三十六计。
  • 三十六计中国古代专讲军事谋略的兵书。约成书于明、清之际。分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六套计谋,每套又分六计,全书共三十六计。每计由解语和按语两部分组成:解语多引用兵法和《易经》;按语是对解语的阐释,引用战例参证。
  • 三十六雨指天下太平,五谷丰登。
  • 十死九生犹十死一生。形容生命非常危险。
  • 十死之地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