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听过很多遍的成语

更新:
形容听过很多遍的成语:白费口舌、不知不觉、充耳不闻、耳濡目染、耳熟能详、耳闻则诵、寡闻少见、过目不忘、久别重逢、唠唠叨叨、目濡耳染、耆年硕德、如数家珍、熟能生巧、滔滔不绝、枉费口舌、絮絮叨叨、一言不发、下笔成章1、不知不觉【解释】知:知道;…
  • 不知不觉

    不知不觉[ bù zhī bù jué ]

    解释:知:知道;觉:觉察。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现多指未加注意。

    出处:明·赵弼《两教辨》:“遂使昏愚之徒,听其妖诞,舍正从邪,醉生梦死,不知不觉。尧舜三代以前,未闻有此教。”

  • 耳濡目染

    耳濡目染[ ěr rǔ mù rǎn ]

    解释:濡: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出处: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濡耳染,不学以能。”

  • 耳闻则诵

    耳闻则诵[ ěr wén zé sòng ]

    解释:听过就能背出来。形容记忆力强。

    出处:《晋书·苻融载记》:“融聪辩明慧,下笔成章,至于谈玄论道,虽道安无以出之。耳闻则诵,过目不忘,时人拟之王粲。”

  • 寡闻少见

    寡闻少见[ guǎ wén shǎo jiàn ]

    解释:听的少,见的少。形容学识浅薄,见闻不广。

    出处:汉·扬雄《法言·吾子》:“寡闻则无约也,寡见则无卓也。”

  • 过目不忘

    过目不忘[ guò mù bù wàng ]

    解释:看过就不忘记。形容记忆力非常强。

    出处:《晋书·苻融载记》:“耳闻则育,过目不忘。”

  • 久别重逢

    久别重逢[ jiǔ bié chóng féng ]

    解释:指朋友或亲人在长久分别之后再次见面。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三回:“公坊却好多年不见了,说了几句久别重逢的话,招呼大家坐下,书僮送上茶来。”

  • 唠唠叨叨

    唠唠叨叨[ lāo lāo dāo dāo ]

    解释:说话罗嗦,一说起来没个完。

    出处:宋·郑思肖《答吴山人问远游观地理书》:“古人胸中高明,一见便了……未若后世唠唠叨叨,支支离离,弃本逐末,侈为乖谬。”

  • 目濡耳染

    目濡耳染[ mù rǔ ěr rǎn ]

    解释:濡: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出处: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濡耳染,不学以能。”

  • 耆年硕德

    耆年硕德[ qí nián shuò dé ]

    解释:耆:古称六十岁为耆,泛指年高。硕:大。比喻年高而德望很重。

    出处:郑观应《盛世危言·海防》:“当今王大臣耆年硕德,虽不乏人,求其能深知水军事务,胆识俱优者,恐难其选。”

  • 熟能生巧

    熟能生巧[ shú néng shēng qiǎo ]

    解释: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出处:俗话说的熟能生巧,舅兄昨日读了一夜,不但他已嚼出此中意味,并且连寄女也都听会,所以随问随答,毫不费事。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一回

  • 下笔成章

    下笔成章[ xià bǐ chéng zhāng ]

    解释:一挥动笔就写成文章。形容写文思敏捷。

    出处: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发言可咏,下笔成篇。”《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言出为论,下笔成章。”

  • 一言不发

    一言不发[ yī yán bù fā ]

    解释:一句话也不说。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一:“三巧儿听说丈夫把她休了,一言不发,啼哭起来。”

  • 充耳不闻

    充耳不闻[ chōng ěr bù wén ]

    解释:充:塞住。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出处:《诗经·邶风·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 絮絮叨叨

    絮絮叨叨[ xù xù dāo dāo ]

    解释:形容说话罗嗦,唠叨。

    出处:明·汤显祖《紫箫记·胜游》:“自成了人后,夜里和李郎絮叨叨到四五更鼓,番来覆去,那里睡来?”

  • 耳熟能详

    耳熟能详[ ěr shú néng xiáng ]

    解释: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

    出处:宋·欧阳修《泷冈阡表》:“吾耳熟焉,故能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