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脾气暴躁的成语

更新:
描写脾气暴躁的成语:暴躁如雷、勃然大怒、不堪入目、大发雷霆、大喊大叫、打瓮墩盆、故态复萌、火冒三尺、火冒三丈、季常之癖、旧态复萌、狂奴故态、狼狈不堪、烈火轰雷、恼羞成怒、牛心古怪、弄性尚气、怒目而视、气急败坏、上气不接下气、使心别气、使心憋…
  • 使性谤气

    使性谤气[ shǐ xìng bàng qì ]

    解释:发脾气;撒气。亦作“使性傍气”。亦作“使性掼气”。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91回:“这玉簪又气不愤,使性谤气,牵家打伙,在厨房内打小鸾,骂兰香。”

  • 使性掼气

    使性掼气[ shǐ xìng guàn qì ]

    解释:发脾气;撒气。同“使性谤气”。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7回:“五更鼓出来拜堂,听见说有婆婆,就惹了一肚气,出来使性掼气,磕了几个头,也没有茶,也没有鞋。”

  • 使心别气

    使心别气[ shǐ xīn bié qì ]

    解释:指发脾气。

    出处:明·天然痴叟《石点头》第12回:“可知有你这歪老货搬弄,致使我家一向使心别气。”

  • 手脚无措

    手脚无措[ shǒu jiǎo wú cuò ]

    解释: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同“手足无措”。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48回:“府尹胡师文,见了上司批文,慌得手脚无措。”

  • 严气正性

    严气正性[ yán qì zhèng xìng ]

    解释:气:脾气;性:性格。性格刚直,毫不苟且。

    出处:《后汉书·孔融传论》:“夫严气正性,覆折而已。”

  • 直眉瞪眼

    直眉瞪眼[ zhí méi dèng yǎn ]

    解释:形容发脾气或发呆的样子。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2回:“连司棋也都气了个直眉瞪眼。”

  • 暴跳如雷

    暴跳如雷[ bào tiào rú léi ]

    解释:急怒叫跳,象打雷一样猛烈。形容又急又怒,大发脾气的样子。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严贡生越发恼得暴跳如雷。”

  • 性烈如火

    性烈如火[ xìng liè rú huǒ ]

    解释:性:性情,脾气。形容性情暴躁。

    出处:金庸《天龙八部》第18回:“那高个儿的僧人性烈如火,提起醋钵大的拳头,呼的一拳,又向乔峰击到。”

  • 火冒三尺

    火冒三尺[ huǒ mào sān chǐ ]

    解释:形容愤怒到极点。同“火冒三丈”。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 》第一卷第十五章:“当自成在路上才得到报告时,他不禁火冒三尺,恨恨地骂了一声:‘该死!’”

  • 狂奴故态

    狂奴故态[ kuáng nú gù tài ]

    解释:狂奴:对狂士的亲昵称呼;故态:老样子,老脾气。旧称狂士的老脾气。

    出处:《后汉书·严光传》:“霸得书,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态也。’车驾即日幸其馆。”

  • 喜怒无常

    喜怒无常[ xǐ nù wú cháng ]

    解释: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生气。形容态度多变。

    出处:《吕氏春秋· 诬徒》:“喜怒无处,言谈日易。”

  • 大喊大叫

    大喊大叫[ dà hǎn dà jiào ]

    解释:大声叫嚷,形容大肆宣传,大造舆论。

    出处: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59章:“吴毓鳞首先大喊大叫,‘内阁不能统一,我们不如及早下台。’”

  • 上气不接下气

    上气不接下气[ shàng qì bù jiē xià qì ]

    解释:形容因为劳累或焦急而气喘得很厉害

    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七回:“一霎时漂流数百里外,直把一个好义急公的老鼠淹得上气不接下气。”

  • 下不了台

    下不了台[ xià bù le tái ]

    解释:指在人前受窘

    出处:张恨水《夜深沉》第15回:“她要是不睬你,你恼她,她下不了台。”

描写脾气暴躁的词语(4个)

  • 使心憋气使:致使;憋气:指有委屈或烦恼不能发泄。让人心情不舒畅,使性子,发脾气。
  • 打瓮墩盆指摔家具,发脾气。
  • 牛心古怪指脾气固执、倔强。
  • 窝儿里横1. [方]∶只会在家里耍横发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