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关心集体的成语

形容关心集体的成语:畅通无阻、长颈鸟喙、成城断金、党坚势盛、尔诈我虞、奋发向上、风雨飘摇、耿耿于怀、固执己见、患难与共、集思广益、艰苦奋斗、精诚团结、举国一致、牢不可破、排除万难、齐心协力、群威群胆、群策群力、人心归向、如左右手、上下一心、…
  • 水清无鱼

    水清无鱼[ shuǐ qīng wú yú ]

    解释:水太清,鱼就存不住身,对人要求太苛刻,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出处:《汉书·东方朔传》:“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 四分五裂

    四分五裂[ sì fēn wǔ liè ]

    解释: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团结,不统一。

    出处:《战国策·魏策一》:“张仪为秦连横说魏王曰:‘魏南与楚而不与齐,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于韩,是韩攻其西;不亲于楚,则楚攻其南: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

  • 同心合力

    同心合力[ tóng xīn hé lì ]

    解释: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出处:《书·泰誓中》:“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 同心同德

    同心同德[ tóng xīn tóng dé ]

    解释:同德:为同一目的而努力。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

    出处:《尚书·泰誓中》:“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 同心协力

    同心协力[ tóng xīn xié lì ]

    解释:心:思想;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且天下尝同心并力攻秦矣,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周书·崔谦传》:“然后与宇文行台,同心协力,电讨不庭,则桓文之勋,复兴于兹日矣。”

  • 铜墙铁壁

    铜墙铁壁[ tóng qiáng tiě bì ]

    解释:原比喻防御十分坚固,不可摧毁。也比喻团结一致。

    出处:元·无名氏《谢金梧》楔子:“随他铜墙铁壁,也不怕不拆倒了他的。”

  • 同舟共济

    同舟共济[ tóng zhōu gòng jì ]

    解释:舟:船;济:渡,过洒。坐一条船,共同渡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

    出处:《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 同力协契

    同力协契[ tóng lì xié qì ]

    解释:犹言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出处:《南史·宋纪·武帝》:“同力协契,所在蜂起。”

  • 同心并力

    同心并力[ tóng xīn bìng lì ]

    解释: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下》:“且天下尝同心并力而攻秦矣,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

  • 同心一力

    同心一力[ tóng xīn yī lì ]

    解释: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同“同心协力”。

    出处:晋·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近欲徙水北营,合于水南,同心一力,人自为战,何有不克哉?”

  • 铜城铁壁

    铜城铁壁[ tóng chéng tiě bì ]

    解释:原比喻防御十分坚固,不可摧毁。也比喻团结一致。同“铜墙铁壁”。

    出处:清·严如熤《三省边防备览·策略》:“民间之作寨堡者,亦饬令仿效为之,处之铜城铁壁矣。”

  • 万众一心

    万众一心[ wàn zhòng yī xīn ]

    解释:千万人一条心。形容团结一致。

    出处:《后汉书·朱擕传》:“万人一心,犹不可当,况十万乎!”

  • 吴越同舟

    吴越同舟[ wú yuè tóng zhōu ]

    解释:吴越:指吴国人和越国人。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

    出处:《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 协力同心

    协力同心[ xié lì tóng xīn ]

    解释:心:思想;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且天下尝同心并力攻秦矣,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周书·崔谦传》:“然后与宇文行台,同心协力,电讨不庭,则桓文之勋,复兴于兹日矣。”

  • 一心一意

    一心一意[ yī xīn yī yì ]

    解释: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

    出处:《三国志·魏志·杜恕传》:“免为庶人,徙章武郡,是岁嘉平元年。”裴松之注引《杜氏新书》:“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