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形容很放肆的成语

更新:
有什么形容很放肆的成语:跋扈飞扬、百无禁忌、猖獗一时、出言无状、处士横议、胆大包天、放辟邪侈、飞扬跋扈、风流倜傥、敢做敢为、横行霸道、胡作非为、胡天胡帝、胡说八道、桀骜不驯、口出狂言、狂妄自大、明目张胆、目中无人、欺行霸市、窃时肆暴、肆意妄…
  • 专横跋扈

    专横跋扈[ zhuān hèng bá hù ]

    解释:跋扈:霸道,不讲理。专断蛮横,任意妄为,蛮不讲理。

    出处:《后汉书·梁冀传》:“帝少而聪慧,知冀骄横,尝朝群臣,目冀曰:‘此跋扈将军也。’”

  • 自高自大

    自高自大[ zì gāo zì dà ]

    解释:自以为了不起。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

  • 恣睢无忌

    恣睢无忌[ zì suī wú jì ]

    解释:恣睢:放纵;忌:顾忌。形容任意作恶,毫无顾忌。

    出处:战国·郑·列御寇《列子·周穆王》:“游燕宫观,恣意所欲,其乐无比。”

  • 恣无忌惮

    恣无忌惮[ zì wú jì dàn ]

    解释:犹肆无忌惮。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五回:“承辉做了帐房,一切上下人等,都是自己牙爪,是恣无忌惮的了。”

  • 变本加厉

    变本加厉[ biàn běn jiā lì ]

    解释:厉:猛烈。指比原来更加发展。现指情况变得比本来更加严重。

    出处:南朝梁·萧统《文选·序》:“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文亦宜然。”

  • 跋扈飞扬

    跋扈飞扬[ bá hù fēi yáng ]

    解释:指骄横放肆。

    出处:宋·王安石《辞拜相表》:“百姓以安平无事之时,而未免流离饿莩;四夷以衰弱仅存之势,而犹能跋扈飞扬。”

  • 猖獗一时

    猖獗一时[ chāng jué yī shí ]

    解释:猖獗:凶猛而放肆。形容坏人或反动势力一时间显得特别凶猛放肆。

    出处:周恩来《在延安欢迎会上的演说》:“曾经猖獗一时的法西斯党徒及其第五纵队的死期是一天一天逼近了。”

  • 明目张胆

    明目张胆[ míng mù zhāng dǎn ]

    解释:明目:睁亮眼睛;张胆:放开胆量。原指有胆识,敢做敢为。后形容公开放肆地干坏事。

    出处:《晋书·王敦传》:“今日之事,明目张胆,为六军之首,宁忠臣而死,不无赖而生矣。”

  • 胡天胡帝

    胡天胡帝[ hú tiān hú dì ]

    解释:胡:何;帝:指天神。什么是天,什么是帝。原形容服饰容貌像天神一样美丽,后也表示尊敬崇仰。

    出处:《诗经·庸风·君子偕老》:“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 桀骜不驯

    桀骜不驯[ jié ào bù xùn ]

    解释:性情强暴不驯顺。

    出处:《汉书·匈奴传赞》:“其桀骜尚如斯,安肯以爱子而为质乎?”

  • 窃时肆暴

    窃时肆暴[ qiè shí sì bào ]

    解释:老鼠放肆地偷吃东西。比喻得势时胡作非为,横行霸道。

  • 处士横议

    处士横议[ chǔ shì héng yì ]

    解释:处士:有才德不愿做官的人;横议:随便议论。指不做官的隐士可以无所顾忌妄加评论政治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滕文公》:“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

  • 恣行无忌

    恣行无忌[ zì xíng wú jì ]

    解释:恣:放纵,无拘束;忌:顾忌,畏惧。形容随意作恶,毫无顾忌

    出处:鲁迅《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坏人靠着冰山,恣行无忌,一旦失足,忽而乞怜。”

  • 敢做敢为

    敢做敢为[ gǎn zuò gǎn wéi ]

    解释:做事勇敢,无所畏惧

    出处:清·翁方纲《石洲诗话》:“石湖(范成大)、诚斋(杨万里)……与放翁(陆游)并称,而诚斋较之石湖,更有敢作敢为之色,颐指气使,似乎无不如意,所以其名尤重。”

  • 欺行霸市

    欺行霸市[ qī háng bà shì ]

    解释:欺压同行,称霸市场

    出处:王朔《橡皮人》:“老林他们就是这路人,低买高卖,欺行霸市,小型的‘欧佩克’。”

有什么形容很放肆的词语(1个)

  • 第五纵队泛指帝国主义在别国内部组织和安插的,由叛徒、内奸、破坏分子组成的反动势力。1936年至1939年西班牙内战时期,由德国、意大利法西斯军队支持的西班牙叛军,向西班牙共和国发动进攻,叛军将领摩拉宣称,已有四个纵队在进攻首都马德里,而“第五纵队”已在马德里潜伏作内应。以后,“第五纵队”就成为钻进革命队伍内部搞破坏的反动力量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