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盗铃意思相近的成语

更新:
掩耳盗铃意思相近的成语:盗钟掩耳、个人主义、狗仗人势、狐假虎威、开诚布公、弄巧成拙、欺人自欺、塞翁失马、塞耳盗钟、亡羊补牢、掩目捕雀、掩鼻偷香、欲盖弥彰、自相矛盾、鸡鸣狗盗、掩耳盗铃、一叶障目、自作聪明、自欺欺人1、盗钟掩耳【解释】盗:盗窃…
  • 盗钟掩耳

    盗钟掩耳[ dào zhōng yǎn ěr ]

    解释:盗:盗窃;钟:古代一种乐器。偷钟时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欺欺人。

    出处:《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 狗仗人势

    狗仗人势[ gǒu zhàng rén shì ]

    解释:仗:倚仗、仗势。比喻坏人依靠某种势力欺侮人。

    出处:明·李开元《宝剑记》第五出:“(丑白)他怕怎的?(净白)他怕我狗仗人势。”

  • 狐假虎威

    狐假虎威[ hú jiǎ hǔ wēi ]

    解释:假: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出处:《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 鸡鸣狗盗

    鸡鸣狗盗[ jī míng gǒu dào ]

    解释:鸣:叫;盗:偷东西。指微不足道的本领。也指偷偷摸摸的行为。

    出处:《史记·孟尝君列传》载:齐孟尝君出使秦被昭王扣留,孟一食客装狗钻入秦营偷出狐白裘献给昭王妾以说情放孟。孟逃至函谷关时昭王又令追捕。另一食客装鸡叫引众鸡齐鸣骗开城门,孟得以逃回齐。

  • 开诚布公

    开诚布公[ kāi chéng bù gōng ]

    解释:指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

    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评》:“开诚心,布公道。”

  • 弄巧成拙

    弄巧成拙[ nòng qiǎo chéng zhuō ]

    解释:本想耍弄聪明,结果做了蠢事。

    出处:宋·黄庭坚《拙轩颂》:“弄巧成拙,为蛇画足。”

  • 欺人自欺

    欺人自欺[ qī rén zì qī ]

    解释:自欺:自我欺骗。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十八:“因说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 塞翁失马

    塞翁失马[ sài wēng shī mǎ ]

    解释:塞:边界险要之处;翁:老头。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

    出处:《淮南子·人间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 塞耳盗钟

    塞耳盗钟[ sāi ěr dào zhōng ]

    解释:比喻自欺欺人,硬要掩盖掩盖不了的事情。

    出处:《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揜其耳。”

  • 亡羊补牢

    亡羊补牢[ wáng yáng bǔ láo ]

    解释: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出处:《战国策·楚策》:“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 掩耳盗铃

    掩耳盗铃[ yǎn ěr dào líng ]

    解释:掩:遮蔽,遮盖;盗:偷。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出处:《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 掩目捕雀

    掩目捕雀[ yǎn mù bǔ què ]

    解释:遮着眼睛捉麻雀。比喻自己骗自己。

    出处:《三国志·魏书·陈琳传》:“谚有掩目捕雀。夫微物且不可欺以得志,况国之大事,其可以诈主乎?”

  • 掩鼻偷香

    掩鼻偷香[ yǎn bí tōu xiāng ]

    解释:捂住鼻子去偷点燃的香。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马颊本空禅师》:“师曰:‘节目上更生节目。’僧无语。师曰:‘掩鼻偷香,空招罪犯。’”

  • 自欺欺人

    自欺欺人[ zì qī qī rén ]

    解释: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出处:《朱子语类》:“因说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 自相矛盾

    自相矛盾[ zì xiāng máo dùn ]

    解释: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出处:《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之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