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又有哲理的成语

更新:
优美又有哲理的成语:按图索骥、才高八斗、曾经沧海、唇亡齿寒、呆若木鸡、东施效颦、瓜田李下、邯郸学步、好好先生、涸辙之鱼、后来居上、江郎才尽、九牛一毛、开卷有益、口蜜腹剑、柳暗花明、柳暗花明又一村、庐山真面、庐山真面目、洛阳纸贵、毛遂自荐、门…
  • 洛阳纸贵

    洛阳纸贵[ luò yáng zhǐ guì ]

    解释: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

    出处:《晋书·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 南柯一梦

    南柯一梦[ nán kē yī mèng ]

    解释: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

    出处: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 奇货可居

    奇货可居[ qí huò kě jū ]

    解释:指把少有的货物囤积起来,等待高价出售。也比喻拿某种专长或独占的东西作为资本,等待时机,以捞取名利地位。

    出处:《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贾邯郸,见(子楚)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

  • 杞人忧天

    杞人忧天[ qǐ rén yōu tiān ]

    解释:杞: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杞县一带。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出处:《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 千里送鹅毛

    千里送鹅毛[ qiān lǐ sòng é máo ]

    解释: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含有深厚的情谊。

    出处:宋·欧阳修《梅圣俞寄银杏》诗:“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

  • 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 sān gù máo lú ]

    解释: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势如破竹

    势如破竹[ shì rú pò zhú ]

    解释:势:气势,威力。形势就象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出处:《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 山重水复

    山重水复[ shān zhòng shuǐ fù ]

    解释:指山峦重迭,水流盘曲。

    出处:宋·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退避三舍

    退避三舍[ tuì bì sān shě ]

    解释: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 天若有情天亦老

    天若有情天亦老[ tiān ruò yǒu qíng tiān yì lǎo ]

    解释:天倘若有情意,也会因悲伤而衰老的。常用以形容强烈的伤感情绪。也指自然法则是坞的。

    出处: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 望梅止渴

    望梅止渴[ wàng méi zhǐ kě ]

    解释: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 五十步笑百步

    五十步笑百步[ wǔ shí bù xiào bǎi bù ]

    解释: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讥笑后退了百步的人。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 夜郎自大

    夜郎自大[ yè láng zì dà ]

    解释:夜郎:汉代西南地区的一个小国。比喻人无知而又狂妄自大。

    出处:《史记·西南夷列传》:“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 源头活水

    源头活水[ yuán tóu huó shuǐ ]

    解释:原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现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出处:宋·朱熹《观书有感》诗:“问渠哪得清如许,谓有源头活水来。”

  • 约法三章

    约法三章[ yuè fǎ sān zhāng ]

    解释:原指订立法律与人民相约遵守。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

    出处:《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汉书·刑法志》:“高祖初入关,约法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