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用四字成语形容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更新:
各用四字成语形容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白雪皑皑、暴风骤雨、冰天雪地、春华秋实、春回大地、春暖花开、春意盎然、春风得意、风和日丽、寒冬腊月、花红柳绿、枯木逢春、鸟语花香、千山万水、晴空万里、秋去冬来、秋收冬藏、秋高气爽、日上三竿、山清水秀、生机勃…
  • 一叶知秋

    一叶知秋[ yī yè zhī qiū ]

    解释: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出处:《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宋·唐庚《文录》引唐人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 志得意满

    志得意满[ zhì dé yì mǎn ]

    解释:志向实现,心满意足。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八:“未免志得意满,自繇自主,要另立个铺排,把张家来出景,渐渐把丈人丈母放在脑后,倒象人家不是刘家的一般。”

  • 暴风骤雨

    暴风骤雨[ bào fēng zhòu yǔ ]

    解释:暴、骤:急速,突然。又猛又急的大风雨。比喻声势浩大,发展急速而猛烈。

    出处:《老子》第二十三章:“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 冰天雪地

    冰天雪地[ bīng tiān xuě dì ]

    解释:形容冰雪漫天盖地。

    出处:清·蒋士铨《鸡毛房》:“冰天雪地风如虎,裸而泣者无栖所。”

  • 秋高气爽

    秋高气爽[ qiū gāo qì shuǎng ]

    解释:形容秋季晴空万里,天气清爽。

    出处:唐·杜甫《崔氏东山草堂》诗:“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 白雪皑皑

    白雪皑皑[ bái xuě ái ái ]

    解释:皑皑:洁白的样子,多用来形容霜雪。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

    出处:冰心《再寄小读者》:“白雪皑皑,山顶上悬着一钩淡黄色的新月。”

  • 春暖花开

    春暖花开[ chūn nuǎn huā kāi ]

    解释:本指春天气候宜人,景物优美。现也比喻大好时机。

    出处: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 南内》:“春暖花开,命中贵陪内阁儒臣宴赏。”

  • 枯木逢春

    枯木逢春[ kū mù féng chūn ]

    解释:枯干的树遇到了春天,又恢复了活力。比喻垂危的病人或事物重新获得生机。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三:“唐州大乘山和尚问:‘枯树逢春时如何?’师曰:‘世间希有。’”

  • 夏日可畏

    夏日可畏[ xià rì kě wèi ]

    解释:象夏天酷热的太阳那样使人可怕。比喻为人严厉,令人畏惧。

    出处:《左传·文公七年》:“鄷舒问于贾季曰:‘赵衰、赵盾孰贤?’对曰:‘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杜预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

  • 天高云淡

    天高云淡[ tiān gāo yún dàn ]

    解释:天气晴朗,天空云少而高、轻薄而淡。指秋天的天空。

  • 银装素裹

    银装素裹[ yín zhuāng sù guǒ ]

    解释:指雪下过之后的场景,(形容冬天的景色)形容雪后的美丽景色,一切景物都被银白色装裹起来。

  • 数九寒冬

    数九寒冬[ shǔ jiǔ hán dōng ]

    解释:从数九(俗称“冬至”)开始就真正地进入一年中最冷的寒冬了。就是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大致包括了公历三个月的冬季时节。其中,三九和四九最冷。意思是从数九开如就真正的进入一年中最冷的寒冬了。

  • 晴空万里

    晴空万里[ qíng kōng wàn lǐ ]

    解释:晴空:晴朗的天空。形容天空晴朗,没有一点云彩

    出处:曹靖华《碧海墨林油香飘》:“这里却像中国仲秋的天气,秋高气爽,晴空万里。”

  • 秋去冬来

    秋去冬来[ qiū qù dōng lái ]

    解释:秋天过去,冬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出处:刘玉民《骚动之秋》第七章:“秋去冬来,新年一过春节眨眼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