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冒犯别人的成语

更新:
形容冒犯别人的成语:不可饶恕、不知者不罪、犯颜直谏、犯颜敢谏、犯颜进谏、犯颜苦谏、犯言直谏、犯颜极谏、非意相干、观貌察色、刻画无盐、拿粗挟细、唐突西施、唐突西子、唯唯连声、唯唯诺诺、唯唯否否、先意承旨、挟细拿粗、寻事生非、意料之外、有犯无隐…
  • 唐突西子

    唐突西子[ táng tū xī zǐ ]

    解释:唐突:冒犯;西子:即西施,春秋时美女。冒犯了西施。比喻抬高了丑的,贬低了美的。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何乃刻画无盐,以唐突西子也。”

  • 唐突西施

    唐突西施[ táng tū xī shī ]

    解释:唐突:冒犯。西施:春秋时美女,冒犯了西施。比喻为了突出丑的,而贬低了美的。亦作“唐突西子”。

    出处:梁启超《诗话》:“更会串一戏,曰《易水饯荆卿》,其第一幕‘饯别’内,有歌四章,以《史记》所记原歌作尾声,近于唐突西施,点窜《尧典》。”

  • 犯颜苦谏

    犯颜苦谏[ fàn yán kǔ jiàn ]

    解释:指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当面直言规劝。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6回:“今日公瑾怒责公覆,我等皆是他部下,不敢犯颜苦谏;先生是客,何故袖手旁观,不发一语?”

  • 众怒难犯

    众怒难犯[ zhòng nù nán fàn ]

    解释:犯:触犯、冒犯。群众的愤怒不可触犯。表示不可以做群众不满意的事情。

    出处:《左传·襄公十年》:“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合二难以安国,危之道也。”

  • 观貌察色

    观貌察色[ guān mào chá sè ]

    解释:观察脸色以揣测对方的心意。

    出处:《韩非子·八奸》:“优笑侏儒,左右近习,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诺诺,先意承旨,观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

  • 犯颜进谏

    犯颜进谏[ fàn yán jìn jiàn ]

    解释:犯颜:冒犯君主或尊长的颜面;谏:以直言规劝。指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

    出处:《旧唐书·魏征传》:“征状貌不逾中人,而素有胆智,每犯颜进谏,虽逢王赫斯怒,神色不移。”

  • 犯颜敢谏

    犯颜敢谏[ fàn yán gǎn jiàn ]

    解释:犯颜:冒犯君主或尊长的颜面;谏:以直言规劝。指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

    出处:唐·刘蕡《对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策》:“臣诚不佞,有匡国致君之术,无位而不得行;有犯颜敢谏之心,无路而不得达。”

  • 众怒如水火

    众怒如水火[ zhòng nù rú shuǐ huǒ ]

    解释:众人的愤怒像水火一样厉害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三年》:“众怒如水火焉,不可为谋。”

  • 不可饶恕

    不可饶恕[ bù kě ráo shù ]

    解释:饶恕:原谅过错、冒犯或失礼之处。指不能原谅

    出处:王朔《我是“狼”》:“特别是那时,这种发现都会被认为是不可饶恕的背叛。”

  • 作乱犯上

    作乱犯上[ zuò luàn fàn shàng ]

    解释:犯:冒犯。违抗尊长或朝廷,为悖逆或叛乱的行为

    出处: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第21回:“智者称为伐罪吊民,愚者即指为作乱犯上。”

  • 有犯无隐

    有犯无隐[ yǒu fàn wú yǐn ]

    解释:犯:触犯。臣下对君主应采取直言进谏的态度。虽然有所冒犯,也不应该隐讳不言

    出处:唐·严郢《驳议吕堙》:“公有犯无隐,引经正辞。上是其言,刑为之省。”

形容冒犯别人的词语(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