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出成果的成语

更新:
形容出成果的成语:白跑一趟、百花争艳、不虚此行、春华秋实、丰功伟绩、金风送爽、捆载而归、稇载而归、连篇累牍、满载而归、满车而归、秋风过耳、秋高气爽、穰穰满家、人才辈出、胜读十年书、事半功倍、受益匪浅、硕果累累、万乘之国、稳吃三注、五谷丰登、…
  • 以蚓投鱼

    以蚓投鱼[ yǐ yǐn tóu yú ]

    解释:用蚯蚓做鱼饵钓鱼。比喻用较小的代价换得较大的收获。

    出处:《隋书·薛道衡传》:“陈使缚縡聘齐,以道衡兼主客郎接对之。縡赠诗五十韵,道衡和之,南北称美。魏收曰:‘傅縡所谓以蚓投鱼耳。’”

  • 犹解倒悬

    犹解倒悬[ yóu jiě dào xuán ]

    解释:解:解救;倒悬:人被倒挂,比喻处境困难。比喻把人从危难中解救出来。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

  • 一无所获

    一无所获[ yī wú suǒ huò ]

    解释:一无:全无。什么东西都没有获得。

    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然日势既暮,寿儿且寄院中止宿,颢亦怀疑,因命搜寿儿怀袖,一无所得,颢不得已遂躬自操觚。”

  • 卓有成效

    卓有成效[ zhuó yǒu chéng xiào ]

    解释:卓:卓越,高超。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

    出处:明 王守仁《申行十家牌法》:“若巡访劝谕著有成效者,县官备礼亲造其庐,重加奖励。”

  • 左右采获

    左右采获[ zuǒ yòu cǎi huò ]

    解释:左手右手都有收获。比喻研究学问,多采材料。

    出处:《诗经·周南·关睢》:“参差荇菜,左右采之。”《汉书·夏侯胜传》:“胜从父子建,字子卿,自师事胜及欧阳高,左右采获。”

  • 百花争艳

    百花争艳[ bǎi huā zhēng yàn ]

    解释:各种花草树木竞相开放出艳丽的花朵

    出处:王朔《懵然无知》:“整个晚会都用小演员,儿童演儿童看,台上台下天真烂漫,百花争艳。”

  • 满载而归

    满载而归[ mǎn zài ér guī ]

    解释:装得满满地回来。形容收获很大。

    出处:明·李贽《焚书·又焦弱侯》:“然林汝宁向者三任,彼无一任不往,往必满载而归。”

  • 秋风过耳

    秋风过耳[ qiū fēng guò ěr ]

    解释:象秋风从耳边吹过一样。比喻与己无关,毫不再意。

    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

  • 秋高气爽

    秋高气爽[ qiū gāo qì shuǎng ]

    解释:形容秋季晴空万里,天气清爽。

    出处:唐·杜甫《崔氏东山草堂》诗:“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 胜读十年书

    胜读十年书[ shèng dú shí nián shū ]

    解释:胜:超过。超过苦读十年书的收获。形容思想上收益极大。

    出处:《二程全书·遗书二十二上·伊川语录》:“古人有言曰:‘共君一夜话,胜读十年书。’若一日有所得,何止胜读十年书也。”

  • 秋风萧瑟

    秋风萧瑟[ qiū fēng xiāo sè ]

    解释:有两个意思,①形容风吹拂树木发出的声音:长松千树风萧瑟。②冷落;凄凉;悲凉的气氛;你秋色将临,能无萧瑟之感。

    出处:本词语出曹操《观沧海》

  • 尘埃落定

    尘埃落定[ chén āi luò dìng ]

    解释:尘埃:细小的灰尘。尘埃全部落下。比喻事情已经结束

    出处:阿来《尘埃落定》第11章:“我看到土司官寨倾倒腾起了大片尘埃,尘埃落定后,什么都没有了。”

  • 罪行累累

    罪行累累[ zuì xíng lěi lěi ]

    解释:累累:形容积累很多。现指人犯罪的行为多得无法计算。

  • 硕果累累

    硕果累累[ shuò guǒ léi léi ]

    解释:本义是指秋天丰收时树上的果实茂盛的样子。现在常引申为某人的作品很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注:硕:(果实)大,丰盛。累累(léi léi阳平):形容果实茂盛的样子(结成一串串)。比喻巨大的成绩。

    出处:七百年来,子孙不息,人才辈出,历代科举,硕果累累。霍达《补天裂》第十三章

  • 稇载而归

    稇载而归[ kǔn zài ér guī ]

    解释:稇载:满载;归:返回。东西装得满满地回来。形容收获极丰富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国语·齐语》:“诸侯之使垂橐而入,稇载而归。”

形容出成果的词语(1个)

  • 意识形态也称“社会意识形态”。系统地、自觉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阶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