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土的成语有哪些

更新:
带土的成语有哪些:安土乐业、安土重迁、安土息民、安土重旧、安土重居、半截入土、本乡本土、播土扬尘、簸土扬沙、不习水土、不习地土、不伏水土、不便水土、不服水土、尺土之封、绸缪桑土、赐茅授土、寸土不让、寸土尺地、寸土必争、寸土尺金、撮土焚香、大…
  • 安土重迁

    安土重迁[ ān tǔ zhòng qiān ]

    解释:土:乡土;重:看得重,不轻易。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出处:《汉书·元帝纪》:“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

  • 安土乐业

    安土乐业[ ān tǔ lè yè ]

    解释:安居本土,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

    出处:汉扬雄《连珠》:“吏不苟暴,役赋不重,财力不伤,安土乐业,民之乐也。”

  • 安土重旧

    安土重旧[ ān tǔ zhòng jiù ]

    解释:指留恋故土,不轻易改变旧俗。

    出处:《后汉书·南蛮传》:“[蛮夷]外痴内黠,安土重旧。”

  • 安土重居

    安土重居[ ān tǔ zhòng jū ]

    解释:犹安土重迁。指留恋故乡,不愿轻易迁居异地。

    出处:《后汉书·杨终传》:“传曰:‘安土重居,谓之众庶。’”

  • 半截入土

    半截入土[ bàn jié rù tǔ ]

    解释:截:段。半段身子埋入土内。比喻人在世不久了。

    出处:宋·苏轼《东坡志林》卷十二:“汝已半截入土,犹争高下呼?”

  • 不服水土

    不服水土[ bù fú shuǐ tǔ ]

    解释:不能适应移居地方的气候和饮食习惯。

    出处:汉 荀悦《汉纪 武帝纪》:“中国之人,不知其地势,不能服其水土。”

  • 本乡本土

    本乡本土[ běn xiāng běn tǔ ]

    解释:指本地,家乡。

    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蒋兴歌重会珍珠衫》:“你老人家女儿多,不把来当事了。本乡本土少什么一夫一妇的,怎舍得与异乡人做小?”

  • 不便水土

    不便水土[ bù biàn shuǐ tǔ ]

    解释:不能适应移居地方的气候和饮食习惯。同“不服水土”。

  • 不习地土

    不习地土[ bù xí dì tǔ ]

    解释: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

    出处:《南史·王融传》:“宋弁曰:‘当是不习地土。’”

  • 不习水土

    不习水土[ bù xí shuǐ tǔ ]

    解释: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

    出处:《三国志·吴志·周瑜传》:“不习水土,必生疾病。”

  • 寸土尺金

    寸土尺金[ cùn tǔ chǐ jīn ]

    解释:比喻土地收益极高,极其贵重。

    出处:清·杨懋建《帝城花样·纫芗传》:“当万葩竞秀时,培植妙卉,寸土尺金,顾令此无足重轻之小草,蔓延庭阶,大是恨事。”

  • 赐茅授土

    赐茅授土[ cì máo shòu tǔ ]

    解释:封建社会帝王分封诸侯的一种礼仪。帝王以五色土为太社,分封诸侯时,各授以他们相应的某方某色土,如东方青土,南方赤土等,并包以白茅,使归以立社。

  • 大兴土木

    大兴土木[ dà xīng tǔ mù ]

    解释:兴:创办;土木:指建筑工程。大规模地盖房子。

    出处:宋·洪迈《容斋三笔》卷十一:“奸佞之臣,罔真宗以符端,大兴土木之役,以为通宫玉清昭应之建。”

  • 粪土不如

    粪土不如[ fèn tú bù rú ]

    解释:还比不上粪便和泥土。形容极无价值的东西。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七卷:“单可恨的,偏生要把前妻男女,百般凌虐,粪土不如。”

  • 风土人情

    风土人情[ fēng tú rén qíng ]

    解释:一个地方特有的自然环境和风俗、礼节、习惯的总称。

    出处:清 钮琇《觚剩 七月天》:“若就服食居处而言,以及风土人情之变,真堪发人一嘘。”

带土的词语有哪些(7个)

  • 一抔之土一抔:一捧。一捧黄土。借指坟墓。
  • 安土息民安土:使地方安定;息民:使人民生息。安定社会秩序,让人民休养生息。
  • 尺土之封尺:比喻数量小。极小的封地。
  • 山不让土石山不拒辞土石才能高大。比喻人度量宽广,才能成大事。
  • 恋土难移留恋故土,不愿移居他处。
  • 捧土加泰山捧:两手承托;加:增加。用手捧土增加泰山的高度。比喻不自量力。
  • 粪土之墙不可杇粪土:秽土;杇:指粉刷。用秽土筑成的墙壁难以粉刷好。比喻很难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