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药物多的成语

更新:
形容药物多的成语:百治百效、不死之药、不药而愈、不龟手药、采兰赠药、长生不死、出圣入神、触手生春、对症之药、对证下药、对症发药、狗皮膏药、鬼神莫测、化腐朽为神奇、化腐成奇、换汤不换药、苦口良药、良药苦口、灵丹妙药、灵丹圣药、起死回生、瘦骨嶙…
  • 不可救药

    不可救药[ bù kě jiù yào ]

    解释:药:治疗。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出处:《诗经·大雅·板》:“匪我言耄,尔用忧谑。多将熇熇,不可救药。”

  • 不龟手药

    不龟手药[ bù guī shǒu yào ]

    解释:①使手不冻裂的药。②比喻微才薄技。

    出处:《陆游诗集卷二十二·寓叹》:“人生各自有穷通,世事宁论拙与工。裹马革心空许国,不龟手药却成功。早朝玉勒千门雪,夜坐蓬窗万壑风。借得奇书且勤读,小儿能续地炉红。”

  • 不药而愈

    不药而愈[ bù yào ér yù ]

    解释:生病不用吃药而自行痊愈。

    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37回:“老伯不必多虑,世妹之病,大约可以不药而愈。”

  • 采兰赠药

    采兰赠药[ cǎi lán zèng yào ]

    解释:兰:兰花,花味清香;药:芍药。比喻男女互赠礼物,表示相爱。

    出处:《诗经·郑风·溱洧》:“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

  • 出圣入神

    出圣入神[ chū shèng rù shén ]

    解释:指神奇高妙。

    出处:明·李贽《四书评·孟子·尽心下》:“中问六语最吃紧,正是出圣入神真口诀,凡具善信根基者佩服之。”

  • 触手生春

    触手生春[ chù shǒu shēng chūn ]

    解释:一动手就转成了春天,富有生机。形容技术高明神奇。

    出处:清·赵翼《瓯北诗话·李青莲诗》;“然以杜韩与之比较,一则用力而不免痕迹,一则不用力而触手生春:此仙与人之别也。”

  • 对症下药

    对症下药[ duì zhèng xià yào ]

    解释:针对病症用药。比喻针对事物的问题所在,采取有效的措施。

    出处:《三国志·魏志·华陀传》:“府吏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 对症之药

    对症之药[ duì zhèng zhī yào ]

    解释:针对病根下的药。比喻纠正缺点错误所用的相应办法。

    出处:《三国志·魏志·华陀传》:“府吏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 对证下药

    对证下药[ duì zhèng xià yào ]

    解释:比喻针对事物的问题所在,采取有效的措施。同“对症下药”。

    出处:《朱子语类》卷四一:“克己复礼,便是捉得病根,对证下药。”

  • 对症发药

    对症发药[ duì zhèng fā yào ]

    解释:针对病根下药。比喻针对缺点错误采取相应办法。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5回:“女人家肚痛得那么利害,怕不是生产,这正是对症发药呢!”

  • 鬼神莫测

    鬼神莫测[ guǐ shén mò cè ]

    解释:鬼神也揣测不到。形容非常神奇奥妙,谁也摸不清底细。

    出处:无·无名氏《马陵道》第四折:“真个军师妙算,鬼神莫测。”

  • 狗皮膏药

    狗皮膏药[ gǒu pí gāo yào ]

    解释:中医用狗皮膏药消肿止痛。比喻骗人的货色。

    出处:刘复《自序》:“再往下说,那就是信口开河,不如到庙会上卖狗皮膏药去!”

  • 换汤不换药

    换汤不换药[ huàn tāng bù huàn yào ]

    解释:比喻名称或形式虽然改变了,内容还是老一套。

    出处:马南邨《燕山夜话 文章长短不拘》:“把一大篇改成几小篇,表面看去,文章似乎很短,但在实际上不过是为短而短,内容仍旧换汤不换药。”

  • 苦口良药

    苦口良药[ kǔ kǒu liáng yào ]

    解释:好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衷心的劝告,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缺点错误很有好处。

    出处:《孔子家语·六本》:“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 良药苦口

    良药苦口[ liáng yào kǔ kǒu ]

    解释:好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衷心的劝告,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缺点错误很有好处。

    出处:《孔子家语·六本》:“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