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活启示的语言的成语

更新:
关于生活启示的语言的成语:拨云睹日、不悱不发、不愤不启、承先启后、发人深思、发人深省、发蒙解惑、发蒙解缚、觉人觉世、旁推侧引、塞翁失马、水滴石穿、愚公移山、知足常乐、自相矛盾、兵不厌诈1、不愤不启【解释】愤: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启:启发…
  • 不愤不启

    不愤不启[ bù fèn bù qǐ ]

    解释:愤: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启:启发。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出处:《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 不悱不发

    不悱不发[ bù fěi bù fā ]

    解释:悱:心里想说而说不出来。发:启发。指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出处:《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 拨云睹日

    拨云睹日[ bō yún dǔ rì ]

    解释:拨开云彩看见太阳。形容受到启发,思想豁然开朗,或比喻见到光明,大有希望。同“拨云见日”。

    出处:语出《晋书·乐广传》:“[卫瓘]见广而奇之……命诸子造焉,曰:‘此人之水镜,见之莹然,若披云雾而睹青云者也。’”

  • 承先启后

    承先启后[ chéng xiān qǐ hòu ]

    解释:继承前代的,启发后代的。

    出处:明·朱国祯《涌幢小品·曾有菴赠文》:“公承前草创,启后规模,此之功德,垂之永久。”

  • 发蒙解惑

    发蒙解惑[ fā méng jiě huò ]

    解释:发蒙:启发蒙昧;解惑:解除疑惑。指启发开导,脱离蒙昧,解除疑惑。

    出处:汉·枚乘《七发》:“故曰发蒙解惑,不足以言也。”

  • 发人深思

    发人深思[ fā rén shēn sī ]

    解释:深:无限,没有穷尽。启发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语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寻味。

    出处:唐·刘禹锡《柳花词三进首(其二)》:“轻飞不假风,轻落不委地。撩乱舞晴空,发人无限思。”

  • 发人深省

    发人深省[ fā rén shēn xǐng ]

    解释:发:启发;省:醒悟。启发人深刻思考,有所醒悟。

    出处:唐·杜甫《游龙门奉先寺》诗:“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 发蒙解缚

    发蒙解缚[ fā méng jiě fu ]

    解释:发蒙:启发蒙昧;解缚:解除束缚。指启发蒙昧,解除束缚。

    出处:明·唐顺之《与顾箸溪书》:“其龌龊处,又恨不得就明公而为发蒙解缚也。”

  • 觉人觉世

    觉人觉世[ jué rén jué shì ]

    解释:指启发世人觉悟。

    出处:清关燮《序》:“我如今也谱得《道情》十首,无非唤醒痴聋,销除烦恼……若遇争名夺利之场,正好觉人觉世。”

  • 旁推侧引

    旁推侧引[ páng tuī cè yǐn ]

    解释:从侧面启发引导。

    出处:梁斌《红旗谱》:“我旁推侧引地转着问了半天,他只说些革命的道理,不说出他们的根柢在什么地方。”

  • 塞翁失马

    塞翁失马[ sài wēng shī mǎ ]

    解释:塞:边界险要之处;翁:老头。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

    出处:《淮南子·人间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 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 yú gōng yí shān ]

    解释: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出处:《列子·汤问》记载: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能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

  • 自相矛盾

    自相矛盾[ zì xiāng máo dùn ]

    解释: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出处:《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之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应也。”

  • 知足常乐

    知足常乐[ zhī zú cháng lè ]

    解释: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形容安于已经得到的利益、地位。

    出处:先秦·李耳《老子》:“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 兵不厌诈

    兵不厌诈[ bīng bù yàn zhà ]

    解释:厌:嫌恶;诈:欺骗。作战时尽可能地用假象迷惑敌人以取得胜利。

    出处:《韩非子·难一》:“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