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难过成语有什么意思

更新:
形容难过成语有什么意思:黯然失色、黯然神伤、黯然销魂、悲不自胜、悲天悯人、悲痛欲绝、惨不忍睹、惨淡经营、惨无人道、惨绝人寰、愁云惨淡、触目伤怀、捶胸顿足、多愁善感、肝肠寸断、呼天抢地、哭天喊地、苦不堪言、泪流满面、呕心抽肠、凄入肝脾、泣不成…
  • 泪流满面

    泪流满面[ lèi liú mǎn miàn ]

    解释:眼泪流了一脸。形容极度悲伤。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回:“言讫,以印绶付之,泪流满面。”

  • 凄入肝脾

    凄入肝脾[ qī rù gān pí ]

    解释:形容非常悲伤。

    出处:三国魏·繁休伯《与魏文帝笺》:“咏北狄之遐征,奏胡马之长思,凄入肝脾,哀感顽艳。”

  • 泣不成声

    泣不成声[ qǐ bù chéng shēng ]

    解释:哭得噎住了,出不来声音。形容非常伤心。

    出处:《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尽夜哭泣,气不属声。”

  • 情凄意切

    情凄意切[ qíng qī yì qiē ]

    解释:指心境十分悲伤。

    出处:明·康海《王兰卿》第二折:“他那里肉跳心惊,你这里情凄意切。”

  • 人琴俱亡

    人琴俱亡[ rén qín jù wáng ]

    解释:俱:全,都;亡:死去,不存在。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

    出处:《晋书·王徽之传》:“取献之琴弹之,久而不调,叹曰:‘呜呼子敬,人琴俱亡。’”

  • 死去活来

    死去活来[ sǐ qù huó lái ]

    解释:指因极度的疼痛或悲哀,晕过去,又醒过来。多形容被打得很惨,或哭得很厉害。

    出处:《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当下众人将那崔宁与小娘子死去活来拷打一顿。”

  • 痛哭流涕

    痛哭流涕[ tòng kū liú tì ]

    解释:涕:眼泪。形容伤心到极点。

    出处:《汉书·贾谊传》:“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宋史·胡铨传》:“而此膝一屈不可复伸,国势陵夷不可复振,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矣。”

  • 痛心疾首

    痛心疾首[ tòng xīn jí shǒu ]

    解释:疾首:头痛。形容痛恨到了极点。

    出处:《左传·成公十三年》:“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匿就寡人。”

  • 痛不欲生

    痛不欲生[ tòng bù yù shēng ]

    解释:悲痛得不想活下去。形容悲痛到极点。

    出处:宋·吕大钧《吊说》:“其恻怛之心、痛疾之意不欲生。”

  • 痛定思痛

    痛定思痛[ tòng dìng sī tòng ]

    解释:指悲痛的心情平静以后,再追想当时所受的痛苦。常含有警惕未来之意。

    出处:唐·韩愈《与李翱书》:“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

  • 吞声忍泪

    吞声忍泪[ tūn shēng rěn lèi ]

    解释:形容强忍悲伤。

    出处:《敦煌曲子词·破阵子》:“迢递可知闺阁,吞声忍泪孤眠。”

  • 万念俱灰

    万念俱灰[ wàn niàn jù huī ]

    解释:所有的想法和打算都破灭了。形容极端灰心失望的心情。

    出处:清·南亭亭长《中国现在记》三回:“官场上的人情,最是势利不过的。大家见抚台不理,谁还来理我呢,想到这里,万念俱灰。”

  • 心烦意乱

    心烦意乱[ xīn fán yì luàn ]

    解释:意:心思。心思烦乱,不知怎样才好。

    出处:《楚辞·卜居》:“心烦意乱,不知所从。”

  • 心如刀割

    心如刀割[ xīn rú dāo gē ]

    解释:内心痛苦得象刀割一样。

    出处:元·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一折:“待着些粗粝,眼睁睁俺子母各天涯,想起来我心如刀割。”

  • 一筹莫展

    一筹莫展[ yī chóu mò zhǎn ]

    解释:筹:筹划、计谋;展:施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出处:《宋史·蔡幼学传》:“其极至于九重深拱而群臣尽废,多士盈庭而一筹不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