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默默无闻的人的成语

更新:
形容默默无闻的人的成语:跋山涉水、不见经传、草木同腐、草木俱朽、大名鼎鼎、赫赫有名、寂寂无闻、价增一顾、碌碌无闻、碌碌无奇、没世无闻、昧昧无闻、名动天下、没没无闻、默默无闻、年老体弱、平平庸庸、平淡无奇、悄无声息、曲高和寡、声希味淡、石破天…
  • 跋山涉水

    跋山涉水[ bá shān shè shuǐ ]

    解释:跋山:翻过山岭;涉水,用脚趟着水渡过大河。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形容走远路的艰苦。

    出处:《诗经·鄘风·载驰》:“大夫跋涉,我心则忧。”《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跋山涉水,蒙犯霜露。”

  • 不见经传

    不见经传[ bù jiàn jīng zhuàn ]

    解释:经传:指被古人尊崇为典范的著作。经传上没有记载。后常指人没有名声或论述没有根据。

    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六:“三字虽不见经传,却亦甚雅。”

  • 赫赫有名

    赫赫有名[ hè hè yǒu míng ]

    解释: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声名非常显赫。

    出处:《诗经·小雅·节南山》:“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 家喻户晓

    家喻户晓[ jiā yù hù xiǎo ]

    解释:喻:明白;晓:知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

    出处:宋·楼钥《缴郑熙等免罪》:“而遽有免罪之旨,不可以家谕(喻)户晓。”

  • 价增一顾

    价增一顾[ jià zēng yī gù ]

    解释:原意是卖不出去的好马,被伯乐看中了,就增加了十倍的价钱。比喻本来默默无闻,遇到赏识的人而抬高了身价。

    出处:《战国策·燕策二》:“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马价十倍。”

  • 碌碌无闻

    碌碌无闻[ lù lù wú wén ]

    解释:碌碌:平庸的样子。形容人平平庸庸,没有名望。

    出处:宋·秦观《李状元墓铭》:“君以诸生崛兴,名动海内,其视碌碌无闻而殁者,亦可以无憾。”

  • 碌碌无奇

    碌碌无奇[ lù lù wú qí ]

    解释:平凡,无特殊才能。

    出处:但闻负天下之大名,心有高天下之大才,方足以当之。若碌碌无奇,未免取天下之笑。 《平山冷燕》第十八回

  • 没世无闻

    没世无闻[ méi shì wú wén ]

    解释:指终身不为人知。

    出处:西汉·司马迁《感士不遇赋》:“没世无闻,古人唯耻。”

  • 平淡无奇

    平淡无奇[ píng dàn wú qí ]

    解释:奇:特殊的。指事物或诗文平平常常,没有吸引人的地方。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听起安老爷这几句话,说得也平淡无奇。”

  • 声希味淡

    声希味淡[ shēng xī wèi dàn ]

    解释:指平淡无奇,没有什么名声。有曲高和寡,不为人知之意。

    出处:清·蒋士铨《空谷香·哄笺》:“人间声希味淡半世间,分明唤我返白雪。”

  • 无名小卒

    无名小卒[ wú míng xiǎo zú ]

    解释:卒:古时指士兵。不出名的小兵。比喻没有名望或地位的人。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只见城内一将飞马引军而出,大喝:‘魏延无名小卒,安敢造乱!’”

  • 无声无臭

    无声无臭[ wú shēng wú xiù ]

    解释:臭:气味。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

    出处:《诗经·大雅·文王》:“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 无所作为

    无所作为[ wú suǒ zuò wéi ]

    解释:作为:作出成绩。没有做出任何成绩。指工作中安于现状,缺乏创造性。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然黄帝亦曾用兵战斗,亦不是全然无所作为也。”

  • 遐迩闻名

    遐迩闻名[ xiá ěr wén míng ]

    解释:遐:远;迩:近。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

    出处: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重学敬德,遐尔著闻。”

  • 湮没无闻

    湮没无闻[ yān mò wú wén ]

    解释:湮:埋没;无闻:没有知道。名声被埋没,没人知道。

    出处:《晋书·羊祜传》:“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

形容默默无闻的人的词语(3个)

  • 名动天下动:震动。名声震动天下。形容人声名显赫。
  • 草木同腐象草木一样腐烂。比喻人一生毫无建树。
  • 鹤林玉露笔记。宋代罗大经作。十八卷。主要记述南宋中期的历史掌故和文坛轶闻。《四库全书总目》称“其体制在诗话、语录、小说之间”。书中涉及文人交往,诗文评论资料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