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秋游的优美成语

更新:
有关秋游的优美成语:橙黄橘绿、春兰秋菊、春华秋实、春花秋月、儿女英雄、桂子飘香、过耳秋风、寒蝉凄切、红衰翠减、金风玉露、金风送爽、良辰美景、林寒涧肃、落叶知秋、蚂蚁缘槐、蚍蜉撼树、晴云秋月、秋月春花、秋月春风、秋行夏令、秋月寒江、秋风落叶、…
  • 橙黄橘绿

    橙黄橘绿[ chéng huáng jú lǜ ]

    解释:指秋季景物。

    出处:宋·苏轼《赠刘景文》诗:“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 春兰秋菊

    春兰秋菊[ chūn lán qiū jú ]

    解释: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出处:战国·楚·屈原《九歌·礼魂》:“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 春花秋月

    春花秋月[ chūn huā qiū yuè ]

    解释: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出处:南唐·李煜《虞美人》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 春华秋实

    春华秋实[ chūn huá qiū shí ]

    解释:华: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出处:《后汉书》第五十二卷:“春发其华,秋收其实,有始有极,爱登其质。”

  • 寒蝉凄切

    寒蝉凄切[ hán chán qī qiè ]

    解释:寒蝉:冷天里的知了。天冷时,知了发出凄惨而低沉的声音。文艺作品中多用以烘托悲凉的气氛和情调。

    出处:晋·陆云《陆清河集·寒蝉赋》:“于是贫居之士,喟尔相与而俱叹曰:‘寒蝉哀鸣,其声也悲;四时去暮,临河徘徊。’”

  • 红衰翠减

    红衰翠减[ hóng shuāi cuì jiǎn ]

    解释:红:指花;翠:指绿叶。红花衰败,绿叶减少。形容春尽花残或初秋百花凋谢的景象。

    出处:宋·柳永《八声甘州》:“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 金风送爽

    金风送爽[ jīn fēng sòng shuǎng ]

    解释:金风:指秋天的风。古时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节,秋为金。秋风带来了凉意。

    出处:鲁迅《孔诞祝圣言感》:“金风送爽,凉露惊秋。”

  • 金风玉露

    金风玉露[ jīn fēng yù lù ]

    解释:泛指秋天的景物。

    出处:唐·李商隐《辛未七夕》诗:“由来碧浪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 良辰美景

    良辰美景[ liáng chén měi jǐng ]

    解释:美好的时光和景物。

    出处: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

  • 落叶知秋

    落叶知秋[ luò yè zhī qiū ]

    解释:指见到落地的黄叶,知道已经是秋天快到了。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二十:“叶落知秋,举一明三。”《续灯传录》:“弦动别曲,叶落知秋。”

  • 蚍蜉撼树

    蚍蜉撼树[ pí fú hàn shù ]

    解释:蚂蚁想摇动大树。比喻自不量力。

    出处:唐·韩愈《调张籍》诗:“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 秋风落叶

    秋风落叶[ qiū fēng luò yè ]

    解释:秋风扫尽了落叶。比喻一扫而光,不复存在。

    出处:宋·洪迈《夷坚志·齐先生》:“人言秋风落叶,此真是也。”

  • 秋高马肥

    秋高马肥[ qiū gāo mǎ féi ]

    解释:秋高气爽,马匹肥壮。古常以指西北外族活动的季节。

    出处:宋·李纲《靖康传信录》卷三:“臣恐秋高马肥,虏必再至,以责前约。”

  • 秋高气和

    秋高气和[ qiū gāo qì hé ]

    解释:形容秋空高朗、天气晴和。

    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十九回:“却说小燕便服轻车,叫车夫径到城南保安寺街而来,那时秋高气和,尘软蹄轻,不一会已到了门口,把车停在门前两棵大榆树荫下。”

  • 秋高气肃

    秋高气肃[ qiū gāo qì sù ]

    解释:形容秋日晴空高朗,气候凉爽宜人。

    出处:宋·张抡《醉落魄·咏秋》词之四:“秋高气肃,西风又拂盈盈菊。”

有关秋游的优美词语(2个)

  • 一年四季1.一年中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用指整年。
  • 八声甘州1.词牌名。又叫《甘州》﹑《潇潇雨》。双调平韵﹐九十五至九十八字﹐共有七体。本唐时教坊大曲名﹐来自西域﹐后用为词牌。 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此曲牌﹐属仙吕宫。北曲字数﹑格律与词牌字句不同﹐用在套曲中。南曲又有二:一与词牌同﹐用作引子;一与词牌不同﹐而与北曲略同,用作过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