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大致了解的成语

更新:
形容大致了解的成语:八九不离十、成竹在胸、调查研究、洞彻事理、洞鉴废兴、耳目昭彰、翻天覆地、官止神行、管窥蠡测、观过知仁、和蔼可亲、恨相知晚、画虎画皮难画骨、开物成务、老死不相往来、了如指掌、了若指掌、了然于胸、略知一二、盲人摸象、明察暗访…
  • 老死不相往来

    老死不相往来[ lǎo sǐ bù xiāng wǎng lái ]

    解释:指彼此不联系,不交流情况。

    出处:《老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 了如指掌

    了如指掌[ liǎo rú zhí zhǎng ]

    解释: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象把东西放在手掌里给人家看一样。

    出处:《论语·八佾》:“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何晏集解引包咸曰:“孔子谓或人言知禘礼之说者,于天下之事,如指示掌中之物,言其易了。”

  • 略知一二

    略知一二[ lüè zhī yī èr ]

    解释:一二:形容为数不多。略微知道一点。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十二回:“花子道:‘武艺也略知一二。’”

  • 浅尝辄止

    浅尝辄止[ qiǎn cháng zhé zhǐ ]

    解释:辄:就。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

    出处:清 彭养鸥《黑籍冤魂》:“此物非不可尝,苟文人墨客,浅尝辄止,用以悦性陶情,有何不可?”

  • 心照不宣

    心照不宣[ xīn zhào bù xuān ]

    解释:照:知道;宣:公开说出。彼此心里明白,而不公开说出来。

    出处:晋·潘岳《夏侯常侍诔》:“心照神交,唯我与子。”后作“心照不宣”。

  • 心中有数

    心中有数[ xīn zhōng yǒu shù ]

    解释:对情况和问题有基本的了解,处理事情有一定把握。

    出处:冯德英《迎春花》第八章:“春玲要同儒春谈一次,摸摸他的底,心中有数,为她去和老山东交锋做准备。”

  • 胸有成竹

    胸有成竹[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

    解释: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出处: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 一目了然

    一目了然[ yī mù liǎo rán ]

    解释:目:看;了然:清楚,明白。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出处:明·张岱《皇华考序》:“可见按图索籍,三溪道路,一目了然。”

  • 一团漆黑

    一团漆黑[ yī tuán qī hēi ]

    解释:形容一片黑暗,没有一点光明。也形容对事情一无所知。

    出处:陈登科《破壁记》:“这时候,突然狂风大作,一片乌云飞也似地扑来,把月亮吞没了,山冲里顿时一团漆黑。”

  • 疑团莫释

    疑团莫释[ yí tuán mò shì ]

    解释:心里有很多疑问,没有解开。

    出处:清·许奉恩《里乘》第二卷:“微君言,疑团莫释!”

  • 不言而喻

    不言而喻[ bù yán ér yù ]

    解释:喻:了解,明白。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出处:《孟子·尽心上》:“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 了若指掌

    了若指掌[ liǎo ruò zhǐ zhǎng ]

    解释:了:明白;指掌:指着手掌。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象把东西放在手掌里给人家看一样。

    出处:《论语·八佾》:“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何晏集解引包咸曰:“孔子谓或人言知禘礼之说者,于天下之事,如指示掌中之物,言其易了。”

  • 盲人摸象

    盲人摸象[ máng rén mō xiàng ]

    解释: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

    出处:《大般涅槃经》三二:“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甕,其触尾者言象如绳。”

  • 明目达聪

    明目达聪[ míng mù dá cōng ]

    解释:眼睛明亮,耳朵灵敏。形容力图透彻了解。

    出处:《书·舜典》: “明四目,达四聪”。

  • 明察暗访

    明察暗访[ míng chá àn fǎng ]

    解释:从明里细心察看,从暗里询问了解。指用各种方法朝廷调查研究。

    出处:清·吴趼人《痛史》第十一回:“我住在此处,徒占一席,于事无济,倒不如仍然到外面去,明察暗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