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启发引导的成语

更新:
形容启发引导的成语:不知不觉、惩前毖后、春风化雨、发扬光大、奋勇争先、画龙点睛、集思广益、见贤思齐、教导有方、救死扶伤、力争上游、平治天下、潜移暗化、潜移默化、取长补短、群策群力、舍我其谁、时不我待、相辅相成、雪中送炭、循循善诱、以儆效尤、…
  • 推陈出新

    推陈出新[ tuī chén chū xīn ]

    解释:指对旧的文化进行批判地继承,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创造出新的文化。

    出处:清·戴延年《秋灯丛话·忠勇祠联》:“不特推陈出新,饶有别致。”

  • 相辅相成

    相辅相成[ xiāng fǔ xiāng chéng ]

    解释:辅:辅助。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出处:明·张岱《历书眼序》:“诹日者与推命者必相辅而行;而后二者之说始得无蔽。”

  • 雪中送炭

    雪中送炭[ xuě zhōng sòng tàn ]

    解释: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

    出处:宋·范成大《大雪送炭与芥隐》诗:“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

  • 循循善诱

    循循善诱[ xún xún shàn yòu ]

    解释: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出处:《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 一呼百应

    一呼百应[ yī hū bǎi yìng ]

    解释:一个人呼喊,马上有很多人响应。

    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五卷:“当前快意,一呼再诺者,人隶也。”

  • 以儆效尤

    以儆效尤[ yǐ jǐng xiào yóu ]

    解释:儆:使人警醒,不犯错误;效:仿效,效法;尤:过失。指处理一个坏人或一件坏事,用来警告那些学着做坏事的人。

    出处:《左传·庄公二十一年》:“郑伯效尤,其亦将有咎!”

  • 因势利导

    因势利导[ yīn shì lì dǎo ]

    解释:因:顺着;势:趋势;利导:引导。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

    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 勇往直前

    勇往直前[ yǒng wǎng zhí qián ]

    解释: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出处:宋·朱熹《朱子全书·道统一·周子书》:“不顾旁人是非,不计自己得失,勇往直前,说出人不敢说的道理。”

  • 有备无患

    有备无患[ yǒu bèi wú huàn ]

    解释:患:祸患,灾难。事先有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

    出处:《尚书·说命中》:“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 谆谆教导

    谆谆教导[ zhūn zhūn jiào dǎo ]

    解释:谆谆:恳切、耐心的样子。恳切、耐心地教导。

    出处:《诗经·大雅·抑》:“诲尔谆谆,听我藐藐。”

  • 教导有方

    教导有方[ jiào dǎo yǒu fāng ]

    解释:教育引导很有办法。

    出处:清·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九回:“凡此种种,虽然是他叔祖教导有方,也是他福至心灵,官星透露,才得一变而为闻一知十的聪明人。”

  • 取长补短

    取长补短[ qǔ cháng bǔ duǎn ]

    解释: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也泛指在同类事物中吸取这个的长处来弥补那个的短处。

    出处:《孟子·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 群策群力

    群策群力[ qún cè qún lì ]

    解释:群:大家,集体;策:谋划,主意。指发挥集体的作用,大家一起来想办法,贡献力量。

    出处:汉·扬雄《法言·重黎》:“汉屈群策,群策屈群力。”

  • 欲罢不能

    欲罢不能[ yù bà bù néng ]

    解释:欲:想;罢:停,歇。要停止也不能停止。

    出处:《论语·子罕》:“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 发扬光大

    发扬光大[ fā yáng guāng dà ]

    解释:发扬:发展,提倡;光大:辉煌而盛大。使好的作风、传统等得到发展和提高。

    出处:宋 黄榦《黄勉斋文集 刘正之遂初堂记》:“备前人之美发挥而光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