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出现的成语

更新:
论语中出现的成语:不亦乐乎、不得善终、不知老之将至、不耻下问、触类旁通、从心所欲、当仁不让、恶衣恶食、发愤忘食、犯上作乱、割鸡焉用牛刀、好行小惠、后生可畏、惠而不费、家家户户、见义勇为、举一反三、老之将至、乐以忘忧、理屈词穷、淋漓尽致、敏而…
  • 理屈词穷

    理屈词穷[ lǐ qū cí qióng ]

    解释:屈:短,亏;穷:尽。由于理亏而无话可说。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宋·朱熹集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 淋漓尽致

    淋漓尽致[ lín lí jìn zhì ]

    解释: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

    出处:明·李清《三垣笔记·崇祯补遗》:“(刘若愚)著《酌中志略》叙次大内规制井井,而所纪客氏、魏忠贤骄横状,亦淋漓尽致,其为史家必采无疑。”

  • 默而识之

    默而识之[ mò ér shí zhī ]

    解释:默:不语,不说话。识:记。把所见所闻默默记在心里。

  • 人人皆知

    人人皆知[ rén rén jiē zhī ]

    解释:皆:都。所有的人都知道。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1回:“老少男女,俗语口头,人人皆知皆说的。”

  • 杀鸡焉用牛刀

    杀鸡焉用牛刀[ shā jī yān yòng niú dāo ]

    解释: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出处:《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 莞尔而笑

    莞尔而笑[ wǎn ěr ér xiào ]

    解释:形容微笑的样子。

    出处:《楚辞·渔父》:“渔父莞尔而笑,鼓泄而去。”

  • 学而不厌

    学而不厌[ xué ér bù yàn ]

    解释: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

    出处:《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不亦乐乎

    不亦乐乎[ bù yì lè hū ]

    解释:乎:文言中用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助词,这里相当于“吗”。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地意思。

    出处:《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不得其死

    不得其死[ bù dé qí sǐ ]

    解释:指人不得好死。也表示对恶人的诅咒。

    出处:《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 从心所欲

    从心所欲[ cóng xīn suǒ yù ]

    解释: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样便怎样。

    出处:《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割鸡焉用牛刀

    割鸡焉用牛刀[ gē jī yān yòng niú dāo ]

    解释: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出处:《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 敏而好学

    敏而好学[ mǐn ér hào xué ]

    解释:敏:聪明;好:喜好。天资聪明而又好学。

    出处:《论语·公冶长》:“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 后生可畏

    后生可畏[ hòu shēng kě wèi ]

    解释:后生:年轻人,后辈;畏:敬畏。年轻人是可敬畏的。形容青年人能超过前辈。

    出处:《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 见义勇为

    见义勇为[ jiàn yì yǒng wéi ]

    解释:看到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

    出处:《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 乐以忘忧

    乐以忘忧[ lè yǐ wàng yōu ]

    解释: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出处:《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