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突然结束的成语

更新:
形容突然结束的成语:毙而后已、出乎意料、出于意外、出其不意、从天而下、猝不及防、措手不及、姑妄听之、回味无穷、戛然而止、南腔北调、平地一声雷、晴天霹雳、如丘而止、如出一口、素昧平生、滔滔不绝、突如其来、异军突起、有始无终、中途而废、中道而止…
  • 措手不及

    措手不及[ cuò shǒu bù jí ]

    解释:措手:着手处理。来不及动手应付。指事出意外,一时无法对付。

    出处:元·无名氏《千里独行》楔子:“咱今晚间,领着百十骑人马,偷营动寨,走一遭去,杀他个措手不及。”

  • 出于意外

    出于意外[ chū yú yì wài ]

    解释:指出乎人的意料之外。

    出处:《黄绣球》第四回:“自想这件事真出于意外,必须自家投到,中诉明白,不能平白地叫妻子良受诬辱。”

  • 出乎意料

    出乎意料[ chū hū yì liào ]

    解释:指出人意料。

    出处:毛泽东《发刊词》:“准备对付可能的突然事变,使党和革命不在可能的突然事变中遭受出乎意料的损失。”

  • 回味无穷

    回味无穷[ huí wèi wú qióng ]

    解释:回味:指吃过东西以后的余味。比喻回想某一事物,越想越觉得有意思。

    出处:宋·王禹偁《橄榄》诗:“良久有回味,始觉甘如饴。”

  • 戛然而止

    戛然而止[ jiá rán ér zhǐ ]

    解释:形容声音突然终止。

    出处:清·章学诚《文史统义·古文十弊》:“夫文章变化,侔于鬼神,斗然而来,戛然而止,何尝无此景象?”

  • 南腔北调

    南腔北调[ nán qiāng běi diào ]

    解释:原指戏曲的南北腔调。现形容说话口音不纯,搀杂着方言。

    出处:清·赵翼《檐曝杂记》卷一:“每数十步间一戏台,南腔北调,备四方之乐。”

  • 平地一声雷

    平地一声雷[ píng dì yī shēng léi ]

    解释: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

    出处:五代·前蜀·韦庄《喜迁莺》:“凤衔金榜出门来,平地一声雷。”

  • 素昧平生

    素昧平生[ sù mèi píng shēng ]

    解释:昧:不了解;平生:平素、往常。彼此一向不了解。指与某人从来不认识。

    出处:唐·李商隐《赠田叟》:“鸥鸟忘机翻浃洽,交亲得路昧平生。”

  • 突如其来

    突如其来[ tū rú qí lái ]

    解释:突如:突然。出乎意料地突然发生。

    出处:《易·离》:“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

  • 异军突起

    异军突起[ yì jūn tū qǐ ]

    解释:异军:另外一支军队。比喻一支新生力量突然出现。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少年欲立婴便为王,异军苍头特起。”

  • 有始无终

    有始无终[ yǒu shǐ wú zhōng ]

    解释:有开始没有结尾。指做事不做到底。

    出处:《晋书·刘聪载记》:“小人有始无终,不能如贯高之流也。”

  • 中道而废

    中道而废[ zhōng dào ér fèi ]

    解释:中道:中途。半路就停止了。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表记》:“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

  • 骤不及防

    骤不及防[ zhòu bù jí fáng ]

    解释:指事情来得突然,使人不及防备。

    出处: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第六章:“我海军亦于天明发炮,向丹水池一带清军射击,毁美孚洋油栈及火车五辆。清军骤不及防,退之二道桥。”

  • 半途而废

    半途而废[ bàn tú ér fèi ]

    解释:废:停止。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停顿,有始无终。

    出处:《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难已矣。”

  • 毙而后已

    毙而后已[ bì ér hòu yǐ ]

    解释:指努力工作或为某一目的奋斗终生,至死才罢休。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表记》:“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