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心中感情的成语

更新:
形容心中感情的成语:哀感中年、悲从中来、缠绵悱恻、痴男怨女、触景生情、词不达意、词不逮理、辞不达意、寸步不离、打成一片、多愁善感、恩断义绝、恩重如山、含情脉脉、忽冷忽热、见异思迁、禁情割欲、冷血动物、冷酷无情、脸红耳赤、貌合情离、难分难舍、…
  • 哀感中年

    哀感中年[ āi gǎn zhōng nián ]

    解释:形容人到中年对亲友离别的伤感情绪。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安)语王右军(王羲之)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是恶。’”

  • 痴男怨女

    痴男怨女[ chī nán yuàn nǚ ]

    解释:旧指爱恋极深但感情上得不到满足的男女。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

  • 触景生情

    触景生情[ chù jǐng shēng qíng ]

    解释: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起联想,产生某种感情。

    出处:元·无名氏《闺怨》曲:“风,吹灭残灯,不由的见景生情,伤心。”

  • 辞不达意

    辞不达意[ cí bù dá yì ]

    解释:辞:言辞;意:意思。指词句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意思和感情。

    出处:《仪礼·聘礼》:“辞多则史,少则不达,辞苟足以达义之至也。”宋·惠洪《高安城隍庙记》:“盖五百年而书功烈者,辞不达意,余尝叹息之。”

  • 词不逮理

    词不逮理[ cí bù dài lǐ ]

    解释:词:言语,词句。逮:到;及。指说话、写文章时所用的词句不能充分、确切表达出思想感情。

    出处:南朝·梁·王僧孺《太常敬子任府君传》:“少孺(枚乘)速而未工,长卿(司马相如)工而未速,孟坚(班固)辞不逮理,平子(张衡)意不及文。”

  • 词不达意

    词不达意[ cí bù dá yì ]

    解释:词:言词;意:意思。指词句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意思和感情。

    出处:《仪礼·聘礼》:“辞多则史,少则不达,辞苟足以达义之至也。”宋·惠洪《高安城隍庙记》:“盖五百年而书功烈者,辞不达意,余尝叹息之。”

  • 打成一片

    打成一片[ dǎ chéng yī piàn ]

    解释:形容感情融洽,成为一体。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五:“老僧四十年方打成一片。”

  • 多愁善感

    多愁善感[ duō chóu shàn gǎn ]

    解释:善:容易。经常发愁和伤感。形容人思想空虚,感情脆弱。

    出处:唐·陆龟蒙《自遣诗三十首》:“多情善感自难忘,只有风流共古长。”

  • 恩重如山

    恩重如山[ ēn zhòng rú shān ]

    解释:恩情深厚,像山一样深重。

    出处:宋·陆游《删定官供职谢启》:“拔茅以征,冒处清流之末;及瓜雨往,曾无累月之淹。恩重如山,感深至骨。”

  • 恩断义绝

    恩断义绝[ ēn duàn yì jué ]

    解释:恩:恩情;义:情义。感情破裂。多指夫妻离异。

    出处: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三折:“咱两个思断义绝,花残月缺,再谁恋锦帐罗帏。”

  • 感情用事

    感情用事[ gǎn qíng yòng shì ]

    解释:凭个人的爱憎或一时的感情冲动处理事情。

    出处:曹禺《日出》跋:“而我一个感情用事,素来不能冷静分析的人,只知道哪一个最令我关心的。”

  • 忽冷忽热

    忽冷忽热[ hū lěng hū rè ]

    解释:指时而冷静,时而感情冲动,情绪不稳定。

    出处:鲁迅《而已集·读书杂谈》:“研究是要用理智,要冷静的,而创作须情感,至少总得发点热,于是忽冷忽热,弄得头昏。”

  • 见异思迁

    见异思迁[ jiàn yì sī qiān ]

    解释:迁:变动。看见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出处:《管子·小匡》:“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

  • 禁情割欲

    禁情割欲[ jìn qíng gē yù ]

    解释:制约感情和欲望。

    出处:汉王充《论衡·本性》:“一岁婴儿,无推让之心:见食,号欲食之;睹好,啼欲玩之。长大之后,禁情割欲,勉励为善矣。”

  • 冷酷无情

    冷酷无情[ lěng kù wú qíng ]

    解释:冷漠苛刻,没有感情。

    出处:老舍《一封家信》:“看明白了大部分的字,都是责难他的!她的形影与一切都消逝了,他眼前只是那张死板板的字,与一些冷酷无情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