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诸葛亮的成语

更新:
关于诸葛亮的成语:阿斗太子、暗中盘算、饱经沧桑、闭门思过、冰雪聪明、博学多才、不出所料、不可奈何、不念旧情、不知所云、不知所言、才华横溢、才华超众、才华盖世、才识过人、材能兼备、材高知深、草庐三顾、草船借箭、察察而明、察察为明、豺狼之吻、成…
  • 赤身裸体

    赤身裸体[ chì shēn luǒ tǐ ]

    解释:赤:光着。大部分身体或全身裸露。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4回:“耀武扬威,辱骂不绝;多有解衣卸甲,赤身裸体,或谁或坐。”

  • 聪明睿智

    聪明睿智[ cōng míng ruì zhì ]

    解释:指聪颖明智。

    出处:《孔子家语·三恕》:“聪明睿智,守之以愚。”

  • 大获全胜

    大获全胜[ dà huò quán shèng ]

    解释:获:擒获俘虏,夺取敌方辎重;全:完全。形容获得完全的胜利。

    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葛令公生遣弄珠儿》:“唐兵被梁家杀得七零八落,走得快的,逃了性命,略迟慢些,就成沙场之鬼……梁家大获全胜。”

  • 大智若愚

    大智若愚[ dà zhì ruò yú ]

    解释:某些才智出众的人,看来好象愚笨,不露锋芒。

    出处: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 淡泊明志

    淡泊明志[ dàn bó míng zhì ]

    解释:指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洁。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戒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淡然处之

    淡然处之[ dàn rán chǔ zhī ]

    解释:以冷淡的态度对待它,不拿它当回事。

    出处:刘心武《钟鼓楼》第五章:“嵇志满对詹丽颖的出现淡然处之。”

  • 登堂入室

    登堂入室[ dēng táng rù shì ]

    解释:堂、室:古代宫室,前面是堂,后面是室。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

    出处:《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 鼎足三分

    鼎足三分[ dǐng zú sān fēn ]

    解释: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 毒蛇猛兽

    毒蛇猛兽[ dú shé měng shòu ]

    解释:泛指对人类生命有威胁的动物。比喻贪暴者。

    出处:孙中山《民权主义》第一讲:“在人同兽争的时代,因为不知道何时有毒蛇猛兽来犯,所以人类时时刻刻不知生死。”

  • 耳聪目明

    耳聪目明[ ěr cōng mù míng ]

    解释:形容头脑清楚,眼光敏锐。

    出处:《周易·鼎》:“耳目聪明。”

  • 耳听八方

    耳听八方[ ěr tīng bā fāng ]

    解释: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形容人很机警。

    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3回:“为将之道:身临战场,务要眼观四处,耳听八方。”

  • 反复无常

    反复无常[ fǎn fù wú cháng ]

    解释:无常:变化不定。形容常常变化,一会儿是这样,一会儿又是那样,变动不定。

    出处:南朝·梁·费昶《行路难》诗:“当年翻复无常定。”

  • 方寸已乱

    方寸已乱[ fāng cùn yǐ luàn ]

    解释:心已经乱了。

    出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

  • 放虎归山

    放虎归山[ fàng hǔ guī shān ]

    解释: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

    出处:晋·司马彪《零陵先贤传》:“璋遣法正迎刘备,巴谏曰:‘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既入,巴复谏曰:‘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于山林也。’璋不听。”

  • 愤愤不平

    愤愤不平[ fèn fèn bù píng ]

    解释:愤愤:很生气的样子。心中不服,感到气愤。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八回:“王子成父诸人,俱愤愤不平,请于桓公,欲劫鲁侯,以报曹沫之辱。”

关于诸葛亮的词语(2个)

  • 人心如秤人心象秤一样。比喻人的心里都有辨别是非、衡量优劣的标准。
  • 六出祁山三国蜀汉诸葛亮攻魏的战事。相传公元228-234年,诸葛亮六次出祁山(今甘肃礼县东)攻击曹魏,第一次因马谡战败而退兵,后五次因供给不继等原因不果。实际上,诸葛亮率军出祁山仅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