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疾病的成语有哪些

更新:
形容疾病的成语有哪些:安然无恙、病从口入、病骨支离、病在膏肓、病入骨髓、病病歪歪、病魔缠身、病由口入、残缺不全、沉痼自若、愁潘病沈、大有起色、二竖为灾、二竖为虐、感戴二天、割股疗亲、含蓼问疾、讳疾忌医、疾病相扶、旧病复发、暮气沉沉、难以预料…
  • 安然无恙

    安然无恙[ ān rán wú yàng ]

    解释:恙:病。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损害。

    出处:《战国策·齐策》:“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

  • 病魔缠身

    病魔缠身[ bìng mó chán shēn ]

    解释:指长期患病。

    出处:《辞海 词语分册下》:“(病魔)谓疾病缠身。”

  • 病入膏肓

    病入膏肓[ bìng rù gāo huāng ]

    解释: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出处:《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 病入骨髓

    病入骨髓[ bìng rù gǔ suǐ ]

    解释:病到骨头里。形容病势严重,无法医治。也比喻事态严重,无法挽救。

    出处:《韩非子·喻老》:“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鍼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 病病歪歪

    病病歪歪[ bìng bìng wāi wāi ]

    解释:形容病体衰弱无力的样子。

    出处:老舍《龙须沟》第一幕:“你教大爷歇歇吧,他病病歪歪!”

  • 病从口入

    病从口入[ bìng cóng kǒu rù ]

    解释:疾病多是由食物传染。比喻应该注意饮食卫生。

    出处:晋·傅玄《口铭》:“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 不可救药

    不可救药[ bù kě jiù yào ]

    解释:药:治疗。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出处:《诗经·大雅·板》:“匪我言耄,尔用忧谑。多将熇熇,不可救药。”

  • 病在膏肓

    病在膏肓[ bìng zài gāo huāng ]

    解释: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同“病入膏肓”。

    出处:宋·朱熹《与台端书》:“今天下之病在膏肓者久,夫人而能知之,夫人而欲言之,顾以不当其任,虽欲一效其伎而无所施耳。”

  • 病由口入

    病由口入[ bìng yóu kǒu rù ]

    解释:疾病多是由食物传染。比喻应该注意饮食卫生。同“病从口入”。

    出处:《云笈七签》卷三五:“病由口入,节宣方也;生劳败静,养道性也。”

  • 残缺不全

    残缺不全[ cán quē bù quán ]

    解释:残:残破;缺:缺少;全:完整。残破、缺少,很不完全。

    出处:毛泽东《论持久战》十二:“这些特点是事实上存在的,不是虚造骗人的;是战争的全部基本要素,不是残缺不全的片段。”

  • 沉痼自若

    沉痼自若[ chén gù zì ruò ]

    解释:沉痼:积久难治的疾病。比喻积久难改的习俗或嗜好没有改变。

    出处:《宋史·赵与懽》:“第言端平以来,窜脏吏,禁包苴,戒奔竟,戢横敛,而风俗沉痼自若。”

  • 愁潘病沈

    愁潘病沈[ chóu pān bìng shěn ]

    解释:泛指烦恼和疾病。

    出处:晋·潘岳因忧愁而早生白发,南朝·梁·沈约因病而瘦减腰围。

  • 大有起色

    大有起色[ dà yǒu qǐ sè ]

    解释:明显地出现好转的样子(多指焕散的工作或觉重的疾病)。

    出处:清·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皖省惟英、霍有零贼,余亦肃清,南中军务,大有起色。”

  • 二竖为虐

    二竖为虐[ èr shù wéi nüè ]

    解释:竖:小子;二竖:指病魔;虐:侵害。比喻疾病缠身。

    出处:《左传·成公十年》:“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

  • 感戴二天

    感戴二天[ gǎ dài èr tiān ]

    解释:形容那些把人从危险、艰难、疾病当中挽救出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