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形容人物神态表情的成语

更新:
描写形容人物神态表情的成语:唉声叹气、岸然道貌、黯然神伤、黯然销魂、昂首挺胸、傲慢无礼、半信半疑、卑鄙无耻、笨头笨脑、婢膝奴颜、变色易容、屏声息气、勃然大怒、不动声色、不屑一顾、不敢造次、不知所措、不苟言笑、不露声色、不露形色、不露辞色、惨…
  • 唉声叹气

    唉声叹气[ āi shēng tàn qì ]

    解释:因伤感郁闷或悲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八:“终日价没心没想,哀声叹气。”

  • 黯然销魂

    黯然销魂[ àn rán xiāo hún ]

    解释:黯然:心怀沮丧、面色难看的样子;销魂:灵魂离开肉体。心怀沮丧得好象丢了魂似的。形容非常悲伤或愁苦。

    出处: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 昂首挺胸

    昂首挺胸[ áng shǒu tǐng xiōng ]

    解释: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出处:《上饶集中营 浩气长存》:“个个视死如归,坚贞不屈,昂首挺胸站在那里。”

  • 岸然道貌

    岸然道貌[ àn rán dào mào ]

    解释:指严肃的神态。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成仙》:“又八九年,成忽自至,黄巾氅服,岸然道貌。”

  • 黯然神伤

    黯然神伤[ àn rán shén shāng ]

    解释:指心神悲沮的样子。

    出处: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女更黯然神伤,泫然流涕。”

  • 傲慢无礼

    傲慢无礼[ ào màn wú lǐ ]

    解释:态度傲慢,对人不讲礼节。

    出处:《三国志·吴志·三嗣主传》裴松之注引孙皓侍中李仁之言:“视人君相忤,是乃祀所谓傲慢;傲慢则无礼,无礼则不臣,不臣则犯罪,犯罪则陷不测矣。”

  • 毕恭毕敬

    毕恭毕敬[ bì gōng bì jìng ]

    解释:形容态度十分恭敬。

    出处:《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

  • 屏声息气

    屏声息气[ bǐng shēng xī qì ]

    解释:抑制着呼吸使不出声音。形容恭敬畏惧的神态。

    出处:《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 勃然大怒

    勃然大怒[ bó rán dà nù ]

    解释:勃然:突然。突然变脸大发脾气。

    出处:汉·班固《汉书·谷永传》:“是故皇天勃然发怒。”

  • 不动声色

    不动声色[ bù dòng shēng sè ]

    解释:声:言谈;色:脸色。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非常镇静。

    出处: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

  • 不苟言笑

    不苟言笑[ bù gǒu yán xiào ]

    解释:苟:苟且,随便。不随便说笑。形容态度庄重严肃。

    出处:《礼记·典礼上》:“不苟訾,不苟笑。”

  • 不露声色

    不露声色[ bù lù shēng sè ]

    解释:声:说话的声音;色:脸上的表情。心里的打算不在说话和脸色上显露出来。

    出处:《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好以甘言啗人,而阴中伤之,不露辞色。”

  • 不知所措

    不知所措[ bù zhī suǒ cuò ]

    解释: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出处:《论语·子路》:“则民无所措手足。”《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哀喜交并,不知所措。”

  • 不敢造次

    不敢造次[ bù gǎn zào cì ]

    解释:造次:仓促、莽撞。指不敢匆忙地或鲁莽地从事。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九:“恁么即某甲不敢造次。”

  • 不露形色

    不露形色[ bù lù xíng sè ]

    解释:不让思想活动从行动和表情上流露出来。

    出处:刘德桂《宣统皇帝》第一章二:“阿玛一向城府深藏,不露形色,怎么犯了这么大的错误。”

描写形容人物神态表情的词语(2个)

  • 寄小读者散文集。冰心作。1926年出版。共收散文二十九篇。记录作者赴美国的经历和见闻,抒发对遥远故国的思念,以及对母爱、童心和大自然的赞美。其中描写太平洋、慰冰湖风景的篇章,充满诗情画意,风格清丽柔美。建国后作者又出版《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均记述国内外见闻。
  • 湿哭干啼湿哭:有眼泪地啼哭;干啼:没有眼泪地啼哭。形容哭哭啼啼的样子。也泛指因苦楚而呈现出的各种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