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相互支持的成语

更新:
形容相互支持的成语:哀乐相生、安危相易、鲍子知我、杯觥交杂、不打不相识、不相为谋、吃吃喝喝、触类旁通、串通一气、唇齿相依、唇齿相须、唇辅相连、大水冲了龙王庙、打牙撂嘴、打牙配嘴、党恶朋奸、扼臂啮指、阿党比周、阿党相为、反复无常、风情月思、风…
  • 桴鼓相应

    桴鼓相应[ fú gǔ xiāng yìng ]

    解释:桴:鼓槌。用鼓槌打鼓,鼓就响起来。比喻相互应和,配合得很紧密。

    出处:《汉书·李寻传》:“顺之以善政,则和气可立致,犹桴鼓之相应也。”

  • 风情月意

    风情月意[ fēng qíng yuè yì ]

    解释:指男女相互爱恋的情思。同“风情月思”。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九回:“眉似初春柳叶,常含着雨恨云愁;脸如三月桃花,暗带着风情月意。”

  • 互为因果

    互为因果[ hù wéi yīn guò ]

    解释:原因和结果相互联系,相互转化。

    出处:韩振波《多余的人》:“老师教得十分尽力,希望他继承自己的事业,再攀艺术高峰;学生非常刻苦,进步之快超出教师的逆料。于是,二者互为因果。”

  • 结党营私

    结党营私[ jié dǎng yíng sī ]

    解释:坏人集结在一起,谋求私利,专干坏事。

    出处:宋·朱熹《朱文公文集》:“宰相植党营私,孤负任使。”

  • 哀乐相生

    哀乐相生[ āi lè xiāng shēng ]

    解释:悲痛和喜乐互为因果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孔子闲居》:“乐之所至,哀亦至焉,哀乐相生。”

  • 势不两立

    势不两立[ shì bù liǎng lì ]

    解释:两立:双方并立。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调和。

    出处:《战国策·楚策一》:“秦之所害于天下莫如楚,楚强则秦弱,楚弱则秦强,此其势不两立。”

  • 同心协力

    同心协力[ tóng xīn xié lì ]

    解释:心:思想;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且天下尝同心并力攻秦矣,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周书·崔谦传》:“然后与宇文行台,同心协力,电讨不庭,则桓文之勋,复兴于兹日矣。”

  • 同舟共济

    同舟共济[ tóng zhōu gòng jì ]

    解释:舟:船;济:渡,过洒。坐一条船,共同渡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

    出处:《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 不相为谋

    不相为谋[ bù xiāng wéi móu ]

    解释:谋:商量。相互之间没法商量。指彼此观点不同,不宜共同谋划事情。

    出处:《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

  • 不打不相识

    不打不相识[ bù dǎ bù xiāng shí ]

    解释:指经过交手,相互了解,能更好地结交、相处。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8回:“戴宗道:‘你两个今番却做个至交的弟兄。常言道:不打不成相识。’”

  • 同流合污

    同流合污[ tóng liú hé wū ]

    解释:流:流俗;污:肮脏。指跟坏人一起干坏事。

    出处:《孟子·尽心下》:“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 风情月思

    风情月思[ fēng qíng yuè sī ]

    解释:指男女相互爱恋的情思。亦作“风情月意”。

    出处:明·高濂《玉簪记·合庆》:“京兆府当年指腹,女贞观重会玉簪。慢写出风情月思,画堂前侑酒承欢。”明·杨柔胜《玉环记·韦皋延宾》:“记当年与那人初见,只指望邮亭一夜姻缘,谁想他风情月思深留恋,安甜静,乐幽闲。”

  • 朝秦暮楚

    朝秦暮楚[ zhāo qín mù chǔ ]

    解释: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比喻人反复无常。

    出处:宋·晁补之《鸡肋集·北渚亭赋》:“托生理于四方,固朝秦而暮楚。”

  • 扼臂啮指

    扼臂啮指[ è bì niè zhǐ ]

    解释:扼:用力掐;啮:咬。掐胳膊,咬手指。形容母子心灵相互感应

    出处:东汉 王充《论衡 感虚》:“曾子左臂立痛,即驰至问母:‘臂何故痛?’母曰:‘今者客来欲去,吾扼臂以呼汝耳。’”

  • 如左右手

    如左右手[ rú zuǒ yòu shǒu ]

    解释:象自己的左右手一样。比喻极得力的助手。也比喻两者关系极为密切或配合得很好。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