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国家仁德的成语大全

更新:
形容国家仁德的成语大全:蔼然仁者、背道而驰、不仁不义、德輶如羽、德輶如毛、积德累功、尽心尽力、求仁得仁、求生害仁、仁义之兵、仁义道德、仁义之师、仁者必寿、仁者能仁、仁言利博、仁至义尽、色仁行违、施仁布泽、施仁布恩、汤去三面、为仁由己、仗义行…
  • 蔼然仁者

    蔼然仁者[ ǎi rán rén zhě ]

    解释:对人和善的有仁德的人。

    出处:唐·韩愈《答李翊书》:“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 背道而驰

    背道而驰[ bèi dào ér chí ]

    解释:背:背向;道:道路;驰:奔跑。朝相反的方向跑去。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

    出处:唐·柳宗元《〈杨评事文集〉后序》:“其余各探一隅,相与背驰于道者,其去弥远。”

  • 不仁不义

    不仁不义[ bù rén bù yì ]

    解释:仁:仁爱;义:道义。不讲仁德,不讲道义。形容品性卑劣、残忍。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大学三》:“害人与穿窬,因为不仁不义。”

  • 德輶如毛

    德輶如毛[ dé yóu rú máo ]

    解释:德轻得象羽毛一样。指施行仁德并不困难,而在于其志向有否。

    出处:《诗·大雅·丞民》:“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

  • 德輶如羽

    德輶如羽[ dé yóu rú yǔ ]

    解释:指施行仁德并不困难,而在于其志向有否。同“德輶如毛”。

    出处:晋·张华《励志诗》之三:“仁道不遐,德輶如羽。求焉斯至,众鲜克举。”

  • 积德累功

    积德累功[ jī dé lěi gōng ]

    解释:积累仁德与功业。

    出处:三国·魏·高贵乡公《改元大赦诏》:“宣力之佐,比积德累功,忠勤帝室。”

  • 求生害仁

    求生害仁[ qiú shēng hài rén ]

    解释:指因谋求活命而有伤仁德。

    出处:语出《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仁义道德

    仁义道德[ rén yì dào dé ]

    解释: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出处:唐·韩愈《原道》:“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

  • 仁至义尽

    仁至义尽[ rén zhì yì jìn ]

    解释:至:极,最;尽:全部用出。竭尽仁义之道。指人的善意和帮助已经做到了最大限度。

    出处:《礼记·郊特牲》:“蜡之祭,仁之至,义之尽也。”

  • 仁言利博

    仁言利博[ rén yán lì bó ]

    解释:博:多,广。指有仁德的人说一句话,别人就能得到很大的好处。

    出处:《左传·昭公三年》:“仁人之言,其利博哉。晏子一言而齐侯省刑。”

  • 仁义之兵

    仁义之兵[ rén yì zhī bīng ]

    解释:兵:军队。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同“仁义之师”。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丞相兴仁义之兵,吊民伐罪,官渡一战,破袁绍百万之众。”

  • 仁义之师

    仁义之师[ rén yì zhī shī ]

    解释:师:军队。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亦作“仁义之兵”。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一五回:“吾欲兴仁义之师,伐无道之主,汝安敢逆吾意!”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十九回:“君候起仁义之师,吊民伐罪,四海引领而望,孰不归心?”

  • 仁者能仁

    仁者能仁[ rén zhě néng rén ]

    解释:旧指有身份的人所做的事总是有理。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卖弄你仁者能仁,倚仗你身里出身。”

  • 色仁行违

    色仁行违[ sè rén xíng wéi ]

    解释:表面上主张仁德,实际行动却背道而驰。

    出处:《论语·颜渊》:“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

  • 汤去三面

    汤去三面[ tāng qù sān miàn ]

    解释:泛言普施仁德。

    出处:《史记·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

形容国家仁德的词语大全(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