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紧张的成语和歇后语

更新:
形容紧张的成语和歇后语:惶恐不安、急不可待、急急忙忙、惊魂未定、六神无主、迫不及待、七上八下、如坐针毡、手足无措、忐忑不安、提心吊胆、心乱如麻、心急火燎、心惊肉跳、心惊胆战、心慌意乱、心烦意乱、心神不定、忧心如焚、忧心忡忡、坐卧不安、胆战心…
  • 忧心如焚

    忧心如焚[ yōu xīn rú fén ]

    解释:如焚:象火烧一样。心里愁得象火烧一样。形容非常忧虑焦急。

    出处:《诗经·小雅·节南山》:“忧心如焚,不敢戏谈。”

  • 坐卧不安

    坐卧不安[ zuò wò bù ān ]

    解释:坐着躺着都不安宁。形容因忧愁恐惧而不安的样子。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回:“自从哥哥吃官事,兄弟坐立不安,又无路可救。”

  • 六神无主

    六神无主[ liù shén wú zhǔ ]

    解释:六神:道家认为人的心、肺、肝、肾、脾、胆各有神灵主宰,称为六神。形容惊慌着急,没了主意,不知如何才好。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吓得知县已是六神无主,不有甚心肠去吃酒。”

  • 忐忑不安

    忐忑不安[ tǎn tè bù ān ]

    解释:忐忑:心神不定。心神极为不安。

    出处:清·吴趼人《糊涂世界》卷九:“两道听了这话,心里忐忑不定。”

  • 迫不及待

    迫不及待[ pò bù jí dài ]

    解释:近:紧急。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回:“且系酒后游戏,该仙子何以迫不急待。”

  • 心慌意乱

    心慌意乱[ xīn huāng yì luàn ]

    解释:心里着慌,乱了主意。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八回:“孩儿自从接了电报之后,心慌意乱。”

  • 如坐针毡

    如坐针毡[ rú zuò zhēn zhān ]

    解释:象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出处:《晋书·杜锡传》:“累迁太子中舍人。性亮直忠烈,屡谏愍怀太子,言辞恳切,太子患之。后置针着锡常所坐处毡中,刺之流血。”

  • 急急忙忙

    急急忙忙[ jí jí máng máng ]

    解释:因为着急而行动加快,匆匆忙忙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回:“且说鲁达自离了渭州,东逃西奔,急急忙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