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形容各种各样坏人

更新:
成语形容各种各样坏人:暗室欺心、鲍鱼之肆、背信弃义、不堪入耳、不学无术、不轨之徒、财迷心窍、豺狼当道、趁火打劫、乘人之危、称王称霸、吃里爬外、吃里扒外、魑魅魍魉、处心积虑、呆头呆脑、毒蛇猛兽、恩将仇报、发财致富、肥头大耳、非驴非马、勾心斗角…
  • 暗室欺心

    暗室欺心[ àn shì qī xīn ]

    解释:在黑暗的屋子里昧着良心做坏事。指偷偷地做坏事。

    出处:宋·陈元靓《事林广记·卷九·警世格言》:“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暗室欺心,神目如电。”

  • 暗箭伤人

    暗箭伤人[ àn jiàn shāng rén ]

    解释:放冷箭伤害人。比喻暗地里用某种手段伤害人。

    出处:宋·刘炎《迩言》卷六:“暗箭中人,其深次骨,人之怨之,亦必次骨,以其掩人所不备也。”

  • 背信弃义

    背信弃义[ bèi xìn qì yì ]

    解释:背:违背;信:信用;弃:扔掉;义:道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出处:《北史·周纪下·高祖武帝》:“背惠怒邻,弃信忘义。”

  • 不逞之徒

    不逞之徒[ bù chěng zhī tú ]

    解释: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贬义)。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

    出处:《左传·襄公十年》:“故五族聚群不逞之人,因公子之徒以作乱。”

  • 不轨之徒

    不轨之徒[ bù guǐ zhī tú ]

    解释:不守法纪或图谋作乱的人。

    出处:《晋书·刘颂传》:“虽有所犯,轻重甚殊,于士君子之心受责不同而名不异者,故不轨之徒得引名自方,以惑众听,因名可乱,假力取直,故清议益伤也。”

  • 不堪入耳

    不堪入耳[ bù kān rù ěr ]

    解释:堪:可,能;入耳:听。指说的话使人听不进去(多指脏话)。

    出处:明·李开先《市井艳词序》:“二词哗于市井,虽儿女子初学言者,亦知歌之,但淫艳亵狎,不堪入耳。”

  • 不可救药

    不可救药[ bù kě jiù yào ]

    解释:药:治疗。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出处:《诗经·大雅·板》:“匪我言耄,尔用忧谑。多将熇熇,不可救药。”

  • 藏垢纳污

    藏垢纳污[ cáng gòu nà wū ]

    解释:垢、污:肮脏的东西。包藏容纳肮脏之物。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出处:《左传·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 称王称霸

    称王称霸[ chēng wáng chēng bà ]

    解释:王:帝王;霸:古代诸侯联盟的首领。比喻凭借权势横行一方,或狂妄地以首脑自居。

    出处:三国魏·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宋·汪元量《读史》:“刘项称王称霸,关张无命无功。”

  • 乘人之危

    乘人之危[ chéng rén zhī wēi ]

    解释:乘人家危难的时候去威胁损害。

    出处:《后汉书·盖勋传》:“谋事杀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

  • 魑魅魍魉

    魑魅魍魉[ chī mèi wǎng liǎng ]

    解释:原为古代传说中的鬼怪。指各种各样的坏人。

    出处:《左传·宣公三年》:“魑魅魍魉,莫能逢之。”

  • 吃里爬外

    吃里爬外[ chī lǐ pá wài ]

    解释:接受这一方面的好处,却为那一方面卖力。也指将自己方面的情况告诉对方。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 “立此存照”(四)》:“凡一班吃里爬外,枪口向内的狼鼠之辈,读此亦当憬然而悟矣。”

  • 处心积虑

    处心积虑[ chǔ xīn jī lǜ ]

    解释:处心:存心;积虑:经过长时间的老虎。形容蓄谋已久。

    出处:《谷梁传·隐公元年》:“何甚乎郑伯?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

  • 财迷心窍

    财迷心窍[ cái mí xīn qiào ]

    解释:指由于一心爱财而心中糊涂。

    出处:孙犁《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三)》:“如果当时这位作者,明达冷静一些,不财迷心窍,天下原可以平安无事的。”

  • 吃里扒外

    吃里扒外[ chī lǐ pá wài ]

    解释:接受这一方面的好处,却为那一方面卖力。也指将自己方面的情况告诉对方。

    出处: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六:“人心隔肚皮,备不住有那吃里扒外的家伙走风漏水,叫韩老六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