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舍己为人的成语

更新:
有关舍己为人的成语:博施济众、慈悲为怀、放在眼里、扶危济急、扶倾济弱、扶危救困、扶危济困、果然如此、急公好义、急公好施、济寒赈贫、济弱扶倾、济困扶危、济世救人、济苦怜贫、积善成德、积善余庆、见义勇为、矜贫救厄、敬老怜贫、救困扶危、救灾恤患、…
  • 博施济众

    博施济众[ bó shī jì zhòng ]

    解释: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出处:《论语·雍也》:“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 扶倾济弱

    扶倾济弱[ fú qīng jì ruò ]

    解释:倾:倒塌,这里指遇到困境的人。扶助困难的人,救济弱小的人。

    出处: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四折:“你若肯扶倾济弱,我可便回嗔作笑,一会价记着想念着。”

  • 扶危济急

    扶危济急[ fú wēi jì jí ]

    解释:犹扶危济困。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鎌田诚一墓记》:“君以一九三○年三月至沪……中遭艰巨,笃行靡改,扶危济急,公私两全。”

  • 扶危救困

    扶危救困[ fú wēi jiù kùn ]

    解释:对处境危急、困难的人给以救济帮助。

    出处:元·无名氏《魏徵改诏》第三折楔子:“今日个扶危救困休辞惮,疾便的牵战马上雕鞍。”

  • 果然如此

    果然如此[ guǒ rán rú cǐ ]

    解释:果真是这样。指不出所料。

    出处:《三国志·魏志·张既传》:“诸葛恪多辈耳!近张敬仲县论格,以为必见杀,今果然如此。”

  • 积善成德

    积善成德[ jī shàn chéng dé ]

    解释:善:善行,好事;德:高尚的品德。长期行善,就会形成一种高尚的品德。

    出处:《荀子·劝学》:“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 积善余庆

    积善余庆[ jī shàn yú qìng ]

    解释:积:积累;善:善事;余庆:指先代的遗泽。积德行善之家,恩泽及于子孙。

    出处:《周易·坤》:“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 济苦怜贫

    济苦怜贫[ jì kǔ lián pín ]

    解释:救济爱惜穷苦的人。

    出处:元·侯善渊《沁园春》词:“善惠谦柔,济苦怜贫,随方就圆。”

  • 济困扶危

    济困扶危[ jì kùn fú wēi ]

    解释:济、扶:帮助。救济贫困的人,扶助有危难的人。

    出处:元·郑廷玉《楚昭公》第三折:“一个报冤仇称了子胥,一个打赌赛去了包胥,何处也济困扶危重复楚。”

  • 济弱扶倾

    济弱扶倾[ jì ruò fú qīng ]

    解释:弱:弱小;倾:倒塌,比喻境遇困难。扶助弱小和处境困难的人。

    出处: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桓公匡合,济弱扶倾。”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四折:“你若肯扶倾济弱,我可便回嗔作笑。”

  • 济寒赈贫

    济寒赈贫[ jì hán zhèn pín ]

    解释:济:救济;赈:赈济。救助寒苦,赈济贫穷。

    出处:《全相平话·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养老尊贤,教其术,畜其能,吊死问孤,济寒赈贫,与百姓同甘共苦。”

  • 救困扶危

    救困扶危[ jiù kùn fú wēi ]

    解释:救济、扶助陷于危难的人。

    出处:元·无名氏《来生债》第四折:“则为我救困扶危,疏财仗义。”

  • 急公好施

    急公好施[ jí gōng hào shī ]

    解释:指热心公益,乐于施舍。

    出处:清·顾炎武《歙王君墓志铭》:“君虽业盐,而孝友,急公好施,有远见,能自树。”

  • 敬老怜贫

    敬老怜贫[ jìng lǎo lián pín ]

    解释:老:年老的人;怜:怜恤。尊敬老人,怜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谨慈爱的美好品德。

    出处: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四折:“吾神又将小女桂花配与奇童为妻,则为你恤孤念寡,敬老怜贫,因此感动天地也。”

  • 救灾恤患

    救灾恤患[ jiù zāi xù huàn ]

    解释:指救济抚恤灾患中的人。

    出处:明·李贽《焚书·杂述·寒灯小话》:“今得人钱财,视同粪土,岂为谋王图霸,用之以结客乎?抑救灾恤患,而激于义之不能以已也?”

有关舍己为人的词语(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