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自作自受的成语还有哪些

更新:
形容自作自受的成语还有哪些: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咎由自取、惹是生非、玩火自焚、引火烧身、自取其咎、自取其祸、自讨苦吃、罪有应得、作法自毙、作茧自缚、自作自受、自食其果、自掘坟墓、自投罗网1、惹是生非【解释】惹:引起;非:事端。招惹是非,引起…
  • 惹是生非

    惹是生非[ rě shì shēng fēi ]

    解释:惹:引起;非:事端。招惹是非,引起争端。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安分守己,并不惹是生非。”

  • 玩火自焚

    玩火自焚[ wán huǒ zì fén ]

    解释:玩:玩弄;焚:烧。玩火的必定会烧了自己。比喻干冒险或害人的勾当,最后受害的还是自己。

    出处:《左传·隐公四年》:“夫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

  • 自掘坟墓

    自掘坟墓[ zì jué fén mù ]

    解释:掘:挖。自己的所作所为就象在替自己挖掘坟墓一样。比喻自寻死路。

    出处:便一一以手裂坏之,又画作一大人,掘地埋之,便径去。 晋·葛洪《神仙传》

  • 自取其咎

    自取其咎[ zì qǔ qí jiù ]

    解释:自己造成灾祸或自己找罪受。

    出处: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此乃学生考究不精,自取其咎,非圣太子之过也。”

  • 自食其果

    自食其果[ zì shí qí guǒ ]

    解释:指自己做了坏事,自己受到损害或惩罚。

    出处:茅盾《〈呼兰河传〉序》:“除了因为愚昧保守而自食其果,这些人物的的生活原也悠然自得其乐。

  • 自讨苦吃

    自讨苦吃[ zì tǎo kǔ chī ]

    解释:讨:招惹。自己找苦吃。

    出处:鲁迅《书信集 致萧军》:“其实《文学》和我并无关系,不过因为有些人要它灭亡,所以偏去支持一下,其实这是自讨苦吃。”

  • 自作自受

    自作自受[ zì zuò zì shòu ]

    解释:自己做了蠢事坏事,自己倒霉。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僧问金山颖:‘一百二十斤铁枷,教阿谁担?’颖曰:‘自作自受。’”

  • 罪有应得

    罪有应得[ zuì yǒu yīng dé ]

    解释:应:应该。按罪恶或错误的性质,理应得到这样的惩罚。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今日卑职故违大人禁令,自知罪有应得。”

  • 作法自毙

    作法自毙[ zuò fǎ zì bì ]

    解释:自己立法反而使自己受害。泛指自做自受。

    出处:《史记·商君列传》:“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

  • 作茧自缚

    作茧自缚[ zuò jiǎn zì fù ]

    解释:蚕吐丝作茧,把自己裹在里面。比喻做了某件事,结果使自己受困。也比喻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出处:唐·白居易《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诗:“烛蛾谁救护,蚕茧自缠萦。”宋·陆游《剑南诗稿·书叹》:“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裹。”

  • 自取其祸

    自取其祸[ zì qǔ qí huò ]

    解释:取:取得;祸:祸事。自己招来祸事。

    出处:宋·无名氏《新编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下:“故门高之弑,乐器之焚,亦是自取其祸也。”

  • 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bān qǐ shí tóu dǎ zì jǐ de jiǎo ]

    解释:搬:移动。比喻本来想害别人,结果害了自己。自食其果。

    出处:毛泽东《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我在1938年十月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曾经说过:‘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这就是张伯伦政策的必然结果。’”

  • 咎由自取

    咎由自取[ jiù yóu zì qǔ ]

    解释:灾祸或罪过是自己招来的。指自作自受。

    出处:《三国志·刘封等传评》:“览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

  • 引火烧身

    引火烧身[ yǐn huǒ shāo shēn ]

    解释:原比喻自讨苦吃或自取灭亡。现多比喻主动暴露自己的缺点错误,以争取大家的批评帮助。

    出处:明 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三回:“庄上人见典史亲来捉获,不知一件什么天大的事,生怕引火烧身,连忙把余琳并冯都送将出来。”

  • 自投罗网

    自投罗网[ zì tóu luó wǎng ]

    解释:投:进入;罗网:捕捉鱼鸟的器具。自己投到罗网里去。比喻自己送死。

    出处:三国魏·曹植《野田黄雀行》诗:“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宋·苏轼《策别十七·去奸民》:“譬如猎人终日驰驱践蹂于草茅之中,搜求伏兔而搏之,不待其自投于罗网而后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