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什么笔什么的成语

更新:
口什么笔什么的成语:爱老慈幼、邦家之光、笔伐口诛、笔诛墨伐、餐风咽露、诚心正意、川泽纳污、辞金蹈海、大张挞伐、伐异党同、光彩耀目、海纳百川、毫不留情、坏人坏事、济世安邦、鸡鸣起舞、口诛笔伐、露胆披诚、目瞪口张、妻儿老少、牵萝补屋、汝南晨鸡、…
  • 餐风咽露

    餐风咽露[ cān fēng yàn lù ]

    解释: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出处:清·宣鼎《夜雨秋灯录·青天白日》:“餐风咽露,跋涉奔波。”

  • 诚心正意

    诚心正意[ chéng xīn zhèng yì ]

    解释:诚:真诚。心意真诚恳切。形容对人十分真挚诚恳。亦作“诚心诚意”。

    出处:元·宫大用《范张鸡黍》第一折:“皇天有意为斯文,教人从诚心正意修根本,以至齐家治国为标准。”

  • 川泽纳污

    川泽纳污[ chuān zé nà wū ]

    解释:以湖泊江河能容纳各种水流的特性。比喻人有涵养,能包容所有的善恶、毁誉。

    出处:《左传·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 辞金蹈海

    辞金蹈海[ cí jīn dǎo hǎi ]

    解释:比喻不慕富贵,慷慨有气节。

    出处:《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载:战国时,秦军围赵都邯郸,齐人鲁仲连以利害进说赵魏大臣,劝阻尊秦昭王为帝,并表示若秦王为帝,则自己将蹈东海而死。秦军退后,赵平原君以千金谢之,鲁仲连却不受,以为为人排难解纷而取酬,是商贾之事。

  • 大张挞伐

    大张挞伐[ dà zhāng tà fá ]

    解释:张:施展;挞伐:讨伐。比喻大规模地攻击或声讨。

    出处:《诗经·商颂·殷武》:“挞彼殷武,奋伐荆楚。”

  • 伐异党同

    伐异党同[ fá yì dǎng tóng ]

    解释:伐:讨伐,攻击。指结帮分派,偏向同伙,打击不同意见的人。

    出处:《后汉书·党锢传序》:“自武帝以后,崇尚儒学,怀经协术,所在雾会。至有石渠分争之论,党同伐异之说。”

  • 海纳百川

    海纳百川[ hǎi nà bǎi chuān ]

    解释:纳:容纳,包容。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东西非常广泛,而且数量很大。

    出处: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言其包含广也。”

  • 济世安邦

    济世安邦[ jì shì ān bāng ]

    解释:济:拯救。邦:国家。拯救时世,安定国家。

    出处:元·无名氏《九世同堂》第一折:“你学济世安邦策,按六韬三略书。”

  • 鸡鸣起舞

    鸡鸣起舞[ jī míng qǐ wǔ ]

    解释:指胸怀大志、及时奋发的豪壮气概。

    出处:宋·韩元吉《薄幸》词:“都莫问功名事,白发渐星星如许。任鸡鸣起舞,乡关何在。凭高目尽孤鸿去。”

  • 露胆披诚

    露胆披诚[ lù dǎn pī chéng ]

    解释:比喻待人坦诚之至。同“露胆披肝”。

    出处:《梁书·王僧孺传》:“露胆披诚,何能以酬屡顾。”

  • 目瞪口张

    目瞪口张[ mù dèng kǒu zhāng ]

    解释: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同“目瞪口呆”。

    出处:曹禺《北京人》第一幕:“江泰登时甩开手,曾文彩目瞪口张地望着他。”

  • 牵萝补屋

    牵萝补屋[ qiān luó bǔ wū ]

    解释:萝:女萝,植物名。拿藤萝补房屋的漏洞。比喻生活贫困,挪东补西。后多比喻将就凑合。

    出处:唐·杜甫《佳人》诗:“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 妻儿老少

    妻儿老少[ qī ér lǎo shǎo ]

    解释:指父、母、妻、子等全体家属。同“妻儿老小”。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9卷:“引了妻儿老少,和刘青等心腹三十余人,径投望江县天荒湖来。”

  • 少纵即逝

    少纵即逝[ shǎo zòng jí shì ]

    解释:纵:放;逝:消失。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

    出处:宋·苏轼《文与可画画云当谷偃竹记》:“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 树碑立传

    树碑立传[ shù bēi lì zhuàn ]

    解释:树:立。原指把某人生平事迹刻在石碑上或写成传记,使他的名声世代流传下去。现比喻立个人威信,抬高个人声望。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桓彬传》:“蔡邕等共论序其志,佥以为彬有过人者四……乃共树碑而颂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