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超强忍耐的成语

更新:
形容超强忍耐的成语:按纳不下、按捺不住、按捺不下、百忍成金、包羞忍耻、屏气吞声、惩忿窒欲、伏低做小、顾全大局、含垢忍辱、含垢忍耻、含垢藏疾、含垢纳污、坏人坏事、坚忍不拔、坚韧不拔、降心相从、嗟来之食、看人眉睫、胯下之辱、狼吃幞头、木鸡养到、…
  • 狼吃幞头

    狼吃幞头[ láng chī fú tóu ]

    解释:狼衔去人的幞头,吞不下又吐不出。比喻有苦难言,强自忍耐。

    出处: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一折:“你便骂我一千场,便拷我三十顿,我则索狼吃幞头,心儿自忍。”

  • 能屈能伸

    能屈能伸[ néng qū néng shēn ]

    解释:能弯曲也能伸直。指人在失意时能忍耐,在得志时能大干一番。

    出处:《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 逆来顺受

    逆来顺受[ nì lái shùn shòu ]

    解释:指对恶劣的环境或无礼的待遇采取顺从和忍受的态度。

    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侠女散财殉节》:“若是一个略略知趣的,见家主来光顾,也便逆来顺受。”

  • 能伸能屈

    能伸能屈[ néng shēn néng qū ]

    解释:能弯曲也能伸直。指人在失意时能忍耐,在得志时能大干一番。比喻好坏环境都能适应。

    出处:《荀子·不苟》:“与时屈伸,柔从若蒲苇,非慑怯也;刚强猛毅,靡所不信,非骄暴也。以义变应,知当曲直故也。”

  • 奇耻大辱

    奇耻大辱[ qí chǐ dà rǔ ]

    解释:奇:异常。极大的耻辱。

    出处:清 程道一《鸦片之战演义》:“回忆当年的议和,不止丧权失利,实为独立国的奇耻大辱。”

  • 强颜欢笑

    强颜欢笑[ qiǎng yán huān xiào ]

    解释:心里不畅快,但脸上勉强装出喜笑的样子。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邵女》:“‘汝狡兔三窟,何归为?’柴俯不对。女肘之,柴始强颜为笑。”

  • 气忍声吞

    气忍声吞[ qì rěn shēng tūn ]

    解释:受了气而勉强忍耐,不说什么话。形容窝囊。

    出处: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他一世儿为人,半世儿孤贫,气忍声吞,何日酬恩。”

  • 忍气吞声

    忍气吞声[ rěn qì tūn shēng ]

    解释:忍气:受了气不发作;吞声:不敢出声。指受了气勉强忍耐,有话不敢说出来。

    出处: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从今后忍气吞声,再不敢嚎咷痛哭。”

  • 忍尤含垢

    忍尤含垢[ rěn yóu hán gòu ]

    解释:遭受怨谤耻辱而忍耐着。

    出处:《后汉书·曹世叔妻传》:“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畏惧,是谓卑弱下人也。”

  • 忍辱负重

    忍辱负重[ rěn rǔ fù zhòng ]

    解释:为了完成艰巨的任务,忍受暂时的屈辱。

    出处:《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

  • 忍辱含垢

    忍辱含垢[ rěn rǔ hán gòu ]

    解释:忍、含:忍受。忍受耻辱。

    出处:《后汉书·曹世叔妻传》:“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畏惧,是谓卑弱下人也。”

  • 忍辱偷生

    忍辱偷生[ rěn rǔ tōu shēng ]

    解释:偷:苟且。忍受屈辱,苟且活命。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回:“止因未与将军一诀,故且忍辱偷生。”

  • 退避三舍

    退避三舍[ tuì bì sān shě ]

    解释: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 唾面自干

    唾面自干[ tuò miàn zì gān ]

    解释:别人往自己脸上吐唾沫,不擦掉而让它自干。形容受了污辱,极度容忍,不加反抗。

    出处:《新唐书·娄师德传》:“其弟守代州,辞之官,教之耐事。弟曰:‘有人唾面,洁之乃已。’师德曰:‘未也,洁之,是违其怒,正使自干耳。’”

  • 韬晦待时

    韬晦待时[ tāo huì dài shí ]

    解释:指掩藏锋芒,隐匿踪迹,等待时机。

    出处:茅盾《蚀·动摇》:“辛亥那年国光就加入革命,后来时事日非,只好韬晦待时。”

形容超强忍耐的词语(2个)

  • 按纳不下按纳:抑制,忍耐。无法抑制。多指心里忍耐不住,情绪急躁或忧虑。
  • 能忍自安能够忍耐,心情自然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