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能够脱离危险的成语

更新:
形容能够脱离危险的成语:安然无恙、博大精深、大难不死、虎口余生、虎口残生、虎口逃生、化险为夷、劫后余生、绝处逢生、死中求生、死里逃生、一生九死、转危为安、九死一生、走投无路、有惊无险、幸免于难1、安然无恙【解释】恙:病。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
  • 安然无恙

    安然无恙[ ān rán wú yàng ]

    解释:恙:病。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损害。

    出处:《战国策·齐策》:“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

  • 博大精深

    博大精深[ bó dà jīng shēn ]

    解释:博:广,多。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出处:明·姜世昌《〈逸周书〉序》:“迄今读书,若揭日月而行千载,其博大精深之旨,非晚世学者所及。”

  • 大难不死

    大难不死[ dà nàn bù sǐ ]

    解释:难:灾祸。遇到巨大的灾难而没有死掉。形容幸运地脱险。

    出处: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三折:“夫人云:皆是先生阴德太重,救我一家之命。因此遇大难不死,必有后程,准定发迹也。”

  • 虎口逃生

    虎口逃生[ hǔ kǒu táo shēng ]

    解释:老虎嘴里幸存下来的生命。比喻逃脱极危险的境地侥幸活下来。

    出处:《庄子·盗跖》:“孔子曰:‘然,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疾走料虎头,编虎须,几不免虎口哉。”

  • 化险为夷

    化险为夷[ huà xiǎn wéi yí ]

    解释:险:险阻;夷:平坦。化危险为平安。比喻转危为安。

    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七回:“以后还望中堂忍辱负重,化险为夷。”

  • 劫后余生

    劫后余生[ jié hòu yú shēng ]

    解释:经历灾难以后幸存下来的生命。

    出处:清·丘逢甲《岭云海日楼诗钞·寄怀许仙屏中丞四首》:“归飞越鸟恋南枝,劫后余生叹数奇。”

  • 九死一生

    九死一生[ jiǔ sǐ yī shēng ]

    解释:形容经历很大危险而幸存。也形容处在生死关头,情况十分危急。

    出处:战国楚·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刘良注:“虽九死无一生,未足悔恨。”

  • 死里逃生

    死里逃生[ sǐ lǐ táo shēng ]

    解释:从极危险的境地中逃脱,幸免于死。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半万贼兵,卷浮云片时扫净,俺一家儿死里逃生。”

  • 死中求生

    死中求生[ sǐ zhōng qiú shēng ]

    解释:在极危险的境地中努力挣扎以求生路。

    出处:《后汉书·公孙述传》:“述谓延岑曰:‘事当奈何?’岑曰:‘男儿当死中求生,可坐穷乎?’”

  • 一生九死

    一生九死[ yī shēng jiǔ sǐ ]

    解释:指经历多次生命危险而幸存。

    出处:明·刘道开《畴昔》诗:“畴昔干戈里,飘零剩此身;一生九死客,两代六朝人。”

  • 转危为安

    转危为安[ zhuǎn wēi wéi ān ]

    解释:由危险转为平安(多指局势或病情)。

    出处:宋·司马光《论周琰事乞不坐冯浩状》:“陛下当此之时变危为安,变乱为治,易于返掌。”

  • 虎口余生

    虎口余生[ hǔ kǒu yú shēng ]

    解释:老虎嘴里幸存下来的生命。比喻逃脱极危险的境地侥幸活下来。

    出处:《庄子·盗跖》:“孔子曰:‘然,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疾走料虎头,编虎须,几不免虎口哉。”

  • 绝处逢生

    绝处逢生[ jué chù féng shēng ]

    解释:形容在最危险的时候得到生路。

    出处:元·关汉卿《钱大尹知勘绯衣梦·正名》:“李庆安绝处幸逢生。”

  • 走投无路

    走投无路[ zǒu tóu wú lù ]

    解释:投:投奔。无路可走,已到绝境。比喻处境极困难,找不到出路。

    出处: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三折:“淋的我走投无路,知他这沙门岛是何处鄷都?”

  • 虎口残生

    虎口残生[ hǔ kǒu cán shēng ]

    解释:老虎嘴里幸存下来的生命。比喻经历极大的危险,侥幸得生

    出处: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六回:“烦你们拜上小姐,说我铁中玉虎口残生,多蒙垂救,高谊已足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