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说一个人不好的成语

更新:
形容说一个人不好的成语:卑鄙无耻、不可饶恕、持之以恒、出尔反尔、得过且过、诡计多端、狠心辣手、鹄面鸠形、见利忘义、脚踏实地、鸠形鹄面、口蜜腹剑、雷厉风行、两面三刀、面有菜色、面黄肌瘦、谋财害命、朋比为奸、其貌不扬、气急败坏、勤勤恳恳、罄竹难…
  • 人面兽心

    人面兽心[ rén miàn shòu xīn ]

    解释:面貌虽然是人,但心肠象野兽一样凶狠。形容为人凶残卑鄙。

    出处:《列子·黄帝》:“夏桀、殷纣、鲁醒、楚穆,状貌七窍皆同于人,而有禽兽之心。”《汉书·匈奴传赞》:“被发左衽,人面兽心。”

  • 弱不禁风

    弱不禁风[ ruò bù jìn fēng ]

    解释:禁:承受。形容身体娇弱,连风吹都经受不起。

    出处:唐·杜甫《江雨有怀郑典设诗》:“乱波纷披已打岸,弱云狼藉不禁风。”

  • 丧尽天良

    丧尽天良[ sàng jìn tiān liáng ]

    解释:丧:丧失;天良:良心。没有一点良心。形容恶毒到了极点。

    出处:清·钱泳《履园丛话·臆论·利己》:“今人既富贵骄奢矣,而又丧尽天良。”

  • 十恶不赦

    十恶不赦[ shí è bù shè ]

    解释:指罪恶极大,不可饶恕。

    出处:《隋书·刑法志》:“又列重罪十条:……其犯此十者,不在八议论赎之限。”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这药死公公的罪名,犯在十恶不赦。”

  • 天打雷劈

    天打雷劈[ tiān dǎ léi pī ]

    解释:比喻不得好死。常用作骂人或赌咒的话。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2回:“我在嫂子面前,若有一句谎话,天打雷劈!”

  • 天理难容

    天理难容[ tiān lǐ nán róng ]

    解释:旧指做事残忍,灭绝人性,为天理所不容。

    出处:元·无名氏《朱砂担》第四折:“才见得冤冤相报,方信道天理难容。”

  • 外强中干

    外强中干[ wài qiáng zhōng gān ]

    解释:干:枯竭。形容外表强壮,内里空虚。

    出处:《左传·僖公十五年》:“今乘异产以从戎事,及惧而变,……外强中干,进退不可,周旋不能,君必悔之。”

  • 妄自尊大

    妄自尊大[ wàng zì zūn dà ]

    解释:过高地看待自己。形容狂妄自大,不把别人放眼里。

    出处:《后汉书·马援传》:“子阳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不如专意东方。”

  • 笑里藏刀

    笑里藏刀[ xiào lǐ cáng dāo ]

    解释: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却阴险毒辣。

    出处:《旧唐书·李义府传》:“义府貌状温恭,与人语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阴贼。既处要权,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辄加倾陷。故时人言义府笑中有刀。”

  • 心狠手辣

    心狠手辣[ xīn hěn shǒu là ]

    解释:心肠凶狠,手段毒辣。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三卷:“那小娘子听了,欲待不信,又见十五贯钱堆在面前;欲待信来,他平白与我没半句言语,大娘子又过得好,怎么便下得这等狠心辣手。”

  • 夜郎自大

    夜郎自大[ yè láng zì dà ]

    解释:夜郎:汉代西南地区的一个小国。比喻人无知而又狂妄自大。

    出处:《史记·西南夷列传》:“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 衣冠禽兽

    衣冠禽兽[ yī guān qín shòu ]

    解释:穿戴着衣帽的禽兽。指品德极坏,行为象禽兽一样卑劣的人。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十三回:“既是不孝,所谓衣冠禽兽,要那才女又有何用。”

  • 一丝不苟

    一丝不苟[ yī sī bù gǒu ]

    解释: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

  • 颐指气使

    颐指气使[ yí zhǐ qì shǐ ]

    解释:颐指:动下巴示意,指挥别人;气使:用神情气色支使人。不说话而用面部表示表情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指挥别人的傲慢态度。

    出处:《汉书·贡禹传》:“家富势足,目指气使。”《资治通鉴·唐纪·昭宣帝天佑二年》:“见朝士,皆颐指气使,旁若无人。”

  • 有气无力

    有气无力[ yǒu qì wú lì ]

    解释:形容说话声音微弱,作事精神不振。也形容体弱无力。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正不知舱中另有个替吃饭的,还饿得有气无力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