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生了很重的病的成语

更新:
形容生了很重的病的成语:病入骨髓、不可救疗、不堪造就、不治之症、膏肓之疾、回天乏术、疾不可为、间不容发、命若悬丝、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日薄西山、身心交病、四面八方、危在旦夕、无可救药、药石无效、一息奄奄、一病不起、朝不虑夕、病入膏肓、不可救…
  • 一息奄奄

    一息奄奄[ yī xī yǎn yǎn ]

    解释:只有微弱的一口气。形容垂死之状。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七回:“紫鹃等看去,只有一息奄奄,明知劝不过来, 惟有守着流泪。”

  • 朝不虑夕

    朝不虑夕[ zhāo bù lǜ xī ]

    解释:早晨不能知道晚上会变成什么样子或发生什么情况。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

    出处:晋·李密《陈情表》:“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 不可救疗

    不可救疗[ bù kě jiù liáo ]

    解释:病已重到无法治疗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今楚多淫刑,其大夫逃于四方,而为之谋主,以害楚国,不可救疗。”

  • 膏肓之疾

    膏肓之疾[ gāo huāng zhī jí ]

    解释:指不可医治的绝症。

    出处:《左传·成公十年》:“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 命若悬丝

    命若悬丝[ mìng ruò xuán sī ]

    解释:比喻生命垂危。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6回:“吾今命若悬丝,专望救援。”

  • 无可救药

    无可救药[ wú kě jiù yào ]

    解释:药:治疗。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出处:《诗经·大雅·板》:“匪我言耄,尔用忧谑。多将熇熇,不可救药。”

  • 间不容发

    间不容发[ jiàn bù róng fà ]

    解释: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

    出处:汉·枚乘《上书谏吴王》:“系绝于天,不可复结,坠入深渊,难以复出,其出不出,间不容发。”

  • 危在旦夕

    危在旦夕[ wēi zài dàn xī ]

    解释:旦夕:早晨和晚上,形容时间短。形容危险就在眼前。

    出处:《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

  • 一病不起

    一病不起[ yī bìng bù qǐ ]

    解释:得病后病情一天天恶化,终至死亡。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2回:“那詹典在途中本就受了些风霜,到家又传了时症,一病不起,呜呼哀哉死了。”

  • 药石无效

    药石无效[ yào shí wú xiào ]

    解释:药石:药和治病的石针。药和石针都不见效。形容病情严重

    出处:汉·枚乘《七发》:“今太子之病,可无药石针刺灸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