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吕氏春秋的成语

更新:
出自吕氏春秋的成语:安于一隅、傲睨一切、傲睨一世、百不一贷、百不一存、百不失一、百不一遇、百不获一、百不当一、百动不如一静、抱成一团、背城一战、别创一格、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不拔一毛、不教之教、步调一致、固执己见、箕山之节、刻舟求剑、利令智…
  • 固执己见

    固执己见[ gù zhí jǐ jiàn ]

    解释: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

    出处:《宋史·陈宓传》:“固执己见,动失人心。”

  • 箕山之节

    箕山之节[ jī shān zhī jié ]

    解释:箕山:古代传说唐尧时的隐士许由、巢父隐居的地方。节:名节,节操。指归隐以保全节操。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亦作“箕山之志”、“箕山之操”。

    出处:《吕氏春秋·求人》:“昔尧朝许由于沛泽之中,曰:‘……请属天下于夫子。’许由辞曰:‘为天下之不治与?而既已治矣。自为与?啁噍巢于林,不过一枝;偃鼠饮于河,不过满腹。归已君乎!恶用天下?’遂之箕山之下,颖水之阳,耕而食,终身无经天下之色。”

  • 刻舟求剑

    刻舟求剑[ kè zhōu qiú jiàn ]

    解释: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出处:《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 连枝同气

    连枝同气[ lián zhī tóng qì ]

    解释:比喻同胞兄弟姐妹或情如兄弟的亲密关系。

    出处:《吕氏春秋·精通》:“故父母之于子也,子之于父母也,一体而两分,同气而异息。”旧题汉苏武《诗》之一:“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

  • 三豕涉河

    三豕涉河[ sān shǐ shè hé ]

    解释:比喻文字传写或刊印讹误。

    出处:《吕氏春秋·察传》:“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 豕亥鱼鲁

    豕亥鱼鲁[ shǐ hài yú lǔ ]

    解释:指书籍传写或刊印中的文字错误。

    出处:《吕氏春秋·察传》载有“己亥”误作“三豕”的故事。晋葛洪《抱朴子·遐览》:“书字人知之,犹尚写之多误。故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此之谓也。”

  • 偷天换日

    偷天换日[ tōu tiān huàn rì ]

    解释:比喻暗中改变事物的真相,以达到蒙混欺骗的目的。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三回:“且说尹子崇自从做了这一番偷天换日的大事业,等到银子到手,便把原有的股东一齐写信去招呼。”

  • 掩耳盗铃

    掩耳盗铃[ yǎn ěr dào líng ]

    解释:掩:遮蔽,遮盖;盗:偷。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出处:《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 一窍不通

    一窍不通[ yī qiào bù tōng ]

    解释:窍:洞,指心窍。没有一窍是贯通的。比喻一点儿也不懂。

    出处:《吕氏春秋·过理》:“杀比干而视其心,不适也。孔子闻之曰:‘其窍通,则比干不死矣。’”高诱注:“纣性不仁,心不通,安于为恶,杀比干,故孔子言其一窍通则比干不见杀也。”

  • 一字千金

    一字千金[ yī zì qiān jīn ]

    解释: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出处:《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 逐臭之夫

    逐臭之夫[ zhú chòu zhī fū ]

    解释:追逐奇臭的人。比喻嗜好怪癖,与众不同的人。

    出处:《吕氏春秋·遇合》:“人有大臭者,其亲戚兄弟妻妾知识,无能与居者,自苦而居海上。”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书》:“人各有好尚,兰荪蕙之芳,众人之好好,而海畔有逐臭之夫。”

  • 百不一贷

    百不一贷[ bǎi bù yī dài ]

    解释:犹言无一宽免。

    出处:《新唐书·酷吏传·来俊臣》:“后信之,诏于丽景门别置狱,敕俊臣等颛按事,百不一贷。”

  • 百动不如一静

    百动不如一静[ bǎi dòng bù rú yī jìng ]

    解释:指多动不如静待有效。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三十四回:“你去了,我又寻思,百动不如一静的。”

  • 百不一遇

    百不一遇[ bǎi bù yī yù ]

    解释:一百次中遇不到一次。形容极其难得。

    出处:汉·荀悦《汉纪·哀帝纪下》:“言立策成,终无咎悔,若此之事,百不一遇,其知之所见,万不及一也。”

  • 百尺竿头

    百尺竿头[ bǎi chǐ gān tóu ]

    解释:桅杆或杂技长竿的顶端。比喻极高的官位和功名,或学问、事业有很高的成就。

    出处:唐·吴融《商人》诗:“百尺竿头五两斜,此生何处不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