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子明白过来形容的成语

更新:
一下子明白过来形容的成语:晨钟暮鼓、大彻大悟、大梦初醒、当头棒喝、发人深省、过去未来、后悔莫及、恍然大悟、豁然开悟、豁然大悟、豁然贯通、豁然开朗、豁然顿悟、豁然省悟、急中生智、金篦刮目、憬然有悟、泾渭分明、茅塞顿开、冥顽不灵、明明白白、拍案…
  • 金篦刮目

    金篦刮目[ jīn bì guā mù ]

    解释:比喻翻然醒悟。

    出处:梁启超《读〈日本书目志〉书后》:“然今及铁舰之未来功也,吾速以金篦刮目,槐柳取火,尤不容缓也。”

  • 憬然有悟

    憬然有悟[ jǐng rán yǒu wù ]

    解释:憬然:觉悟的样子。有所觉悟。

    出处:《诗经·颂泮水》:“憬彼淮夷,来献其琛。”朱熹:“憬,觉悟也。”

  • 明明白白

    明明白白[ míng míng bái bái ]

    解释:清清楚楚,明确无误;正大光明。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5回:“账目已明明白白,并无分文来去。”

  • 拍案惊奇

    拍案惊奇[ pāi àn jīng qí ]

    解释:对奇异的事情拍着桌子惊叹。

    出处:明末·凌蒙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 水落石出

    水落石出[ shuǐ luò shí chū ]

    解释: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

    出处: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宋·苏轼《后赤壁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 外圆内方

    外圆内方[ wài yuán nèi fāng ]

    解释:比喻人表面随和,内心严正。也指钱币。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郅恽传》:“案延资性贪邪,外方内圆,朋党构奸,罔上害人。”

  • 相视而笑

    相视而笑[ xiāng shì ér xiào ]

    解释:双方互相看着,发出会心的微笑。形容二者情合意洽的情态。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一回:“慧生指与老残看,彼此相视而笑。”

  • 昭然若揭

    昭然若揭[ zhāo rán ruò jiē ]

    解释:昭然:明显、显著的样子;揭:原意为高举,现也指揭开。形容真相全部暴露,一切都明明白白。

    出处:《庄子·达生》:“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

  • 至死不悟

    至死不悟[ zhì sǐ bù wù ]

    解释:至:到;悟:醒悟。到死也不醒悟。

    出处:唐·柳完元《临江之麋》:“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 茅塞顿开

    茅塞顿开[ máo sè dùn kāi ]

    解释: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顿:立刻。原来心里好象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出处:《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 冥顽不灵

    冥顽不灵[ míng wán bù líng ]

    解释:冥顽:愚钝无知;不灵:不聪明。形容愚昧无知。

    出处:唐·韩愈《祭鳄鱼文》:“不然则是鳄鱼冥顽不灵,刺史虽有言,不闻不知也。”

  • 醍醐灌顶

    醍醐灌顶[ tí hú guàn dǐng ]

    解释: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纯酥油浇到头上。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

    出处:唐·顾况《行路难》诗:“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

  • 豁然开悟

    豁然开悟[ huò rán kāi wù ]

    解释:形容彻底晓悟。同“豁然大悟”。

    出处:晋·无名氏《莲社高贤传·慧远法师》:“初闻安师讲《般若经》,豁然开悟,叹曰:‘九流异议,皆糠秕耳。’”

  • 豁然省悟

    豁然省悟[ huò rán xǐng wù ]

    解释:形容彻底晓悟。同“豁然大悟”。

    出处:《五灯会元·西天祖师·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祖曰:‘汝被我解。’马鸣豁然省悟,稽首皈依,遂求剃度。”

  • 如梦初醒

    如梦初醒[ rú mèng chū xǐng ]

    解释:象刚从梦中醒来。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一回:“寡人闻仲之言,如梦初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