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式成语

  • 杨虎围匡

    杨虎围匡[ yáng hǔ wéi kuāng ]

    解释:杨,通“阳”。指因貌似而产生误会。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扞孔子呴将适陈,过匡……匡人闻之,以为鲁之阳虎。阳虎尝暴匡人,匡人于是遂止孔子。孔子状类阳虎,拘焉五日。”

  • 杨穿三叶

    杨穿三叶[ yáng chuān sān yè ]

    解释:原指射技高超。也比喻兄弟三人相继科举及第。

    出处:《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 以快先睹

    以快先睹[ yǐ kuài xiān dǔ ]

    解释:犹言先睹为快。

    出处:语出唐·韩愈《与少室李拾遗书》:“朝廷之士,引颈东望,若景星凤皇之始见也,争先睹之为快。”

  • 以养伤身

    以养伤身[ yǐ yǎng shāng shēn ]

    解释:为了获得养育自己的条件,反而使身体受到损害。比喻得不偿失。

    出处:《庄子·让王》:“夫人王亶父,可谓能尊生矣。能尊生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见利轻亡其身,岂不惑哉!”按,此语亦见《吕氏春秋·审为》与《淮南子·道应训》。

  • 之死靡它

    之死靡它[ zhī sǐ mǐ tā ]

    解释:之:到;靡:没有;它:别的。到死也不变心。形容爱情专一,致死不变。现也形容立场坚定。

    出处:《诗经·鄘风·柏舟》:“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 治丝益棼

    治丝益棼[ zhì sī yì fén ]

    解释:治:整理;益:越发;棼:纷乱。理丝不找头绪,结果越理越乱。比喻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对头,反而使问题更加复杂。

    出处:《左传·隐公四年》:“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

  • 正经八板

    正经八板[ zhèng jīng bā bǎn ]

    解释:正经的,严肃认真的。同“正经八百”。

    出处:陆星儿《北大荒人物速写》:“铁娃把孩子塞给了秀娟,披着的棉衣也甩到了炕上,正经八板地坐了起来。”

  • 之死不渝

    之死不渝[ zhī sǐ bù yú ]

    解释:至死不变。形容忠贞不二。同“之死靡它”。

    出处:宋·苏辙《祭亡婿文逸民文》:“女有烈志,留鞠诸孤。赋诗《柏舟》,之死不渝。”

  • 之死靡二

    之死靡二[ zhī sǐ mí èr ]

    解释:至死不变。形容忠贞不二。同“之死靡它”。

    出处:《宋史·忠义传一》:“若敌王所忾,勇往无前,或衔命出疆,或授职守土,或寓官闲居,感激赴义,虽所处不同,论其捐躯徇节,之死靡二,则皆为忠义之上者也。”

  • 之死靡他

    之死靡他[ zhī sǐ mí tā ]

    解释:至死不变。形容忠贞不二。同“之死靡它”。

    出处: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一言革面,愿比家奴,之死靡他。”明·李贽《昆仑奴》:“忠臣侠忠,则扶颠持危,九死不悔,志士侠义,则临危自奋,之死靡他。”

  • 自然而然

    自然而然[ zì rán ér rán ]

    解释:自由发展,必然这样。指非人力干预而自然如此。

    出处:《牟子理惑篇》:“夫吉凶之与善恶,犹善恶之乘形声,自然而然,不得相免也。”

  • 变本加厉

    变本加厉[ biàn běn jiā lì ]

    解释:厉:猛烈。指比原来更加发展。现指情况变得比本来更加严重。

    出处:南朝梁·萧统《文选·序》:“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文亦宜然。”

  • 寸阴是惜

    寸阴是惜[ cùn yīn shì xī ]

    解释: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也应当爱惜。表示时间极其宝贵。

    出处:南朝·梁·周兴嗣《千文字》:“尺壁非宝,寸阴是竞。”

  • 歌舞升平

    歌舞升平[ gē wǔ shēng píng ]

    解释:升平:太平。边歌边舞,庆祝太平。有粉饰太平的意思。

    出处:《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文王之初,天下诵而歌舞之。”汉·张衡《东京赋》:“躬自菲薄,治致升平之德。”

  • 格杀不论

    格杀不论[ gé shā bù lùn ]

    解释:格:打;格杀:打死;不论:不论罪。指把拒捕、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杀人论罪。

    出处:《后汉书·刘盆子传》:“皆可格杀。”

  • 格杀勿论

    格杀勿论[ gé shā wù lùn ]

    解释:格:打;格杀:打死;勿论:不论罪。指把拒捕、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杀人论罪。

    出处:《后汉书·刘盆子传》:“皆可格杀。”

  • 胡里胡涂

    胡里胡涂[ hú lǐ hú tú ]

    解释:形容不明事理或对事物的认识模糊。

    出处:鲁迅《伪自由书·新药》:“不过对于误服这药的病人,却能够使他不再寻求良药,拖重了病症而至于胡里胡涂的死亡。”

  • 每况愈下

    每况愈下[ měi kuàng yù xià ]

    解释:越往下越明显。表示情况越来越坏。

    出处:《庄子·知北游》:“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希也,每下愈况。”

  • 每下愈况

    每下愈况[ měi xià yù kuàng ]

    解释:越往下越明显。表示情况越来越坏。

    出处:《庄子·知北游》:“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希也,每下愈况。”

  • 莫可究诘

    莫可究诘[ mò kě jiū jié ]

    解释:究:追查;诘:追问。无法追问到底。

    出处: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宗支荒忽,莫可究诘。”

  • 屈打成招

    屈打成招[ qū dǎ chéng zhāo ]

    解释:屈:冤枉;招:招供。指无罪的人冤枉受刑,被迫招认有罪。

    出处: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三折:“如今把姐姐拖到官中,三推六问,屈打成招。”

  • 同仇敌慨

    同仇敌慨[ tóng chóu dí kǎi ]

    解释:指全体一致痛恨敌人。同“同仇敌忾”。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五论“文人相轻”——明术》:“读者大众的对于某一作者,是未必和‘批评’或‘批判’者同仇敌慨的。”

  • 一枕邯郸

    一枕邯郸[ yī zhěn hán dān ]

    解释:比喻虚幻的梦想。同“一枕黄粱”。

    出处:唐·沉既济《枕中记》载,卢生在邯郸旅店中昼寝入梦,历尽富贵荣华,一觉醒来,主人黄粱尚未熟。

  • 一枕南柯

    一枕南柯[ yī zhěn nán kē ]

    解释:指一场梦幻。

    出处: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载,淳于棼梦到槐安国,娶了公主,任南柯太守,享尽富贵荣华。醒后才知道是一场大梦,原来槐安国就是庭前槐树下的蚁穴。

  • 一之已甚

    一之已甚[ yī zhī yǐ shèn ]

    解释:做了一次,已经过分。比喻错误不能重犯。同“一之谓甚”。

    出处:唐·任蕃《梦游录·张生》:“酒至白面少年,复请歌。张妻曰:‘一之已甚,其可再乎?’”

  • 一至于斯

    一至于斯[ yī zhì yú sī ]

    解释:竟到如此地步。同“一至于此”。

    出处:南朝·梁·任昉《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表》:“家国之事,一至于斯。非臣之尤,谁任其咎!”

  • 伊何底止

    伊何底止[ yī hé dǐ zhǐ ]

    解释:不知将弄到什么地步为止,不堪设想的意思。同“伊于胡底”。

    出处:鲁迅《〈朝花夕拾〉后记》:“起观斯世之忍心害理,几全如陈叔宝之无心肝。长此滔滔,伊何底止?”

  • 衣锦褧衣

    衣锦褧衣[ yì jǐn jiǒng yī ]

    解释:锦衣外面再加上麻纱单罩衣,以掩盖其华丽。比喻不炫耀于人。

    出处:《诗·卫风·硕人》:“硕人其颀,衣锦褧衣。”又《诗·郑风·丰》:“裳锦褧裳,衣锦褧衣。叔兮伯兮,驾予与归。”

  • 以荷析薪

    以荷析薪[ yǐ hè xī xīn ]

    解释:原指父亲劈柴,儿子不能承受担当。后比喻继承父业。

    出处:《左传·昭公七年》:“古人有言曰:‘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负荷。’”

  • 格杀无论

    格杀无论[ gé shā wú lùn ]

    解释:指把拒捕、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杀人论罪。同“格杀勿论”。

    出处: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三章第三节:“清政府以‘格杀无论’对付人民,人民也以‘格杀无论’对待卖国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