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成语

  • 成人之美

    成人之美[ chéng rén zhī měi ]

    解释:成:成就。成全别人的好事。

    出处:《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 成事不说

    成事不说[ chéng shì bù shuō ]

    解释:说:解说。原指事情已成,不要在解说;后指事情已过,不要再解说。

    出处:《论语·八佾》:“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邢昺疏:‘事已成不可复说也。’

  • 乘肥衣轻

    乘肥衣轻[ chéng féi yì qīng ]

    解释:肥:肥壮的马。衣:穿。轻:轻暖的裘衣。驾驭肥壮的马,穿着贵重的衣服。形容生活奢侈豪华。

    出处:《论语·雍也》:“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钟会,名公子,以才能贵幸,乘肥衣轻,宾从如云。”

  • 持危扶颠

    持危扶颠[ chí wēi fú diān ]

    解释:扶持危困的局面。

    出处:《论语·季氏》:“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 穿窬之盗

    穿窬之盗[ chuān yú zhī dào ]

    解释:穿:指穿壁;窬:通“逾”,从墙上爬过去。从墙上爬过去。指钻洞和爬墙的盗贼。

    出处:《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 春风沂水

    春风沂水[ chūn fēng yí shuǐ ]

    解释:原意是大人和儿童在沂水洗个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指放情自然,旷达高尚的生活乐趣。

    出处:《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慈明无双

    慈明无双[ cí míng wú shuāng ]

    解释:赞扬兄弟或平辈中之最负声望者。

    出处:《后汉书·荀爽传》:“爽字慈明,一名谞。幼而好学,年十二,能通《春秋》、《论语》。……颍川为之语曰:‘荀氏八龙,慈明无双。’”

  • 参前倚衡

    参前倚衡[ cān qián yǐ héng ]

    解释:意指言行要讲究忠信笃敬,站着就仿佛看见“忠信笃敬”四字展现于眼前,乘车就好象看见这几个字在车辕的横木上。泛指一举一动,一。

    出处:《论语·卫灵公》:“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於前也,在舆则见其倚於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 出纳之吝

    出纳之吝[ chū nà zhī lìn ]

    解释:舍不得拿出去,出手小气。

    出处:《论语·尧白》:“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内之吝谓之有司。’”

  • 大动干戈

    大动干戈[ dà dòng gān gē ]

    解释:大规模地进行战争。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 大节不夺

    大节不夺[ dà jié bù duó ]

    解释:大节:临难不苟的节操;夺:丧失。指面临生死关头,仍不改变其原来志向。

    出处:《论语·泰伯》:“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 大言不惭

    大言不惭[ dà yán bù cán ]

    解释:说大话,不感到难为情。

    出处:《论语·宪问》:“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宋·朱熹注:“大言不惭,则无必为之志,而不自度其能否也。欲践其言,其不难哉!”

  • 待价而沽

    待价而沽[ dài jià ér gū ]

    解释:沽:卖。等有好价钱才卖。比喻谁给好的待遇就替谁工作。

    出处:《论语·子罕》:“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 箪食瓢饮

    箪食瓢饮[ dān sì piáo yǐn ]

    解释: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出处:《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 当立之年

    当立之年[ dāng lì zhī nián ]

    解释:指三十岁。

    出处:《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 当仁不让

    当仁不让[ dāng rén bù ràng ]

    解释: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出处:《论语·卫灵公》:“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 道不同不相为谋

    道不同不相为谋[ dào bù tóng bù xiāng wéi móu ]

    解释: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

    出处:《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

  • 道听途说

    道听途说[ dào tīng tú shuō ]

    解释:道、途:路。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出处:《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 登堂入室

    登堂入室[ dēng táng rù shì ]

    解释:堂、室:古代宫室,前面是堂,后面是室。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

    出处:《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 斗筲之器

    斗筲之器[ dǒu shāo zhī qì ]

    解释:筲:仅容一斗二升的竹器。比喻气量狭窄的人。

    出处:《论语·子路》:“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 而立之年

    而立之年[ ér lì zhī nián ]

    解释:人到三十岁可以自立的年龄。后为三十岁的代称。

    出处:《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 待贾而沽

    待贾而沽[ dài jiǎ ér gū ]

    解释:等待善价出售,也比喻怀才待用或待时而行。亦作“待价而沽”。

    出处:语本《论语·子罕》:“子贡曰:‘有美玉於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 导德齐礼

    导德齐礼[ dǎo dé qí lǐ ]

    解释:指用道德诱导,用礼教整顿,让百姓归服。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道听涂说

    道听涂说[ dào tīng tú shuō ]

    解释: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出处:《论语·阳货》:“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 道不相谋

    道不相谋[ dào bù xiāng móu ]

    解释:指思想志向不同的人不会在一起共事。

    出处: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 雕镂藻绘

    雕镂藻绘[ diāo lòu zǎo huì ]

    解释:比喻刻意修饰文辞。

    出处:明·方孝孺《读》:“子云为此书,尝自拟《论语》……《论语》述圣人言行,犹天地之化,子云方且窃之焉,雕镂藻绘而蕲类之,其僭甚哉!”

  • 斗筲穿窬

    斗筲穿窬[ dòu shāo chuān yú ]

    解释:筲:竹器,容十二升。斗筲:喻人气度狭小,见识浅陋。穿:穿墙。窬:翻墙。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子路》:“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 斗筲之人

    斗筲之人[ dǒu shāo zhī rén ]

    解释:斗:容器,一斗=十升;筲:竹器,容一斗两升。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子路》:“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 多闻阙疑

    多闻阙疑[ duō wén quē yí ]

    解释:闻:听;阙疑:有疑问的地方要保留。虽然见多识广,有不懂之处,还应存有疑问。指谦虚谨慎的治学态度。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为政》:“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

  • 恶衣恶食

    恶衣恶食[ è yī è shí ]

    解释:恶: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出处:《论语·里仁》:“士之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