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成语

  • 去邪归正

    去邪归正[ qù xié guī zhèng ]

    解释:指去掉邪恶,归于正道。

    出处:《三国志·蜀志·后主传》:“五年春,丞相亮出屯汉中,营沔北阳平石马。”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载后主刘禅诏曰:“有能弃邪从正,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者,国有常典,封宠大小,各有品限。”

  • 任重才轻

    任重才轻[ rèn zhòng cái qīng ]

    解释:责任重大,才能薄弱。表示力不胜任。常作谦词。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与参军掾属教》:“任重才轻,故多阙漏。”

  • 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 sān gù máo lú ]

    解释: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上楼去梯

    上楼去梯[ shàng lóu qù tī ]

    解释:比喻进行极其秘密的谋划。也比喻诱人上当。

    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琦乃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因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示?’”

  • 识时务者为俊杰

    识时务者为俊杰[ shí shí wù zhě wéi jùn jié ]

    解释:意思是能认清时代潮流的,是聪明能干的人。认清时代潮流势,才能成为出色的人物。

    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襄阳记》:“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

  • 思贤如渴

    思贤如渴[ sī xián rú kě ]

    解释:如渴:如口渴思饮那般,形容迫切。比喻迫切的想延致有才德的人。

    出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 舌战群儒

    舌战群儒[ shé zhàn qún rú ]

    解释:舌战:激烈争辩;儒:指读书人。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 圣主垂衣

    圣主垂衣[ shèng zhǔ chuí yī ]

    解释:形容天下太平,无为而治。

    出处:语出《易·系辞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葛亮乾坤。”

  • 事后诸葛亮

    事后诸葛亮[ shì hòu zhū gé liàng ]

    解释:比喻事后自称有先见之明的人。

    出处:向春《煤城怒火》第二二章:“不是我事后诸葛亮,决定拉武装时我就说过,我们不拉出去,郭忠还可以存在,因为引不起小岛的注意。”

  • 事无大小

    事无大小[ shì wú dà xiǎo ]

    解释:事情不分大小。形容什么事都管。

    出处:《文选·诸葛亮〈出师表〉》:“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五:“委萧瑀以庶政,事无大小,莫不关掌。”

  • 事无巨细

    事无巨细[ shì wú jù xì ]

    解释:事情不分大小。形容什么事都管。同“事无大小”。

    出处:《三国志·诸葛亮传》:“政事无巨细咸于亮。”

  • 视微知著

    视微知著[ shì wēi zhī zhuó ]

    解释:看到细微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思虑》:“君子视微知著,见始知终,祸无从起,此思虑之政也。”

  • 受制于人

    受制于人[ shòu zhì yù rén ]

    解释:制:控制。被别人控制。

    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 妄自菲薄

    妄自菲薄[ wàng zì fěi bó ]

    解释:妄:胡乱的;菲薄:小看,轻视。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 危急存亡

    危急存亡[ wēi jí cún wáng ]

    解释:危急:危险而紧急。指关系到生存灭亡的紧急关头。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罢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我心如秤

    我心如秤[ wǒ xīn rú chèng ]

    解释:表示自己处理事情极端公平。

    出处:《冯堂书钞》卷三七引诸葛亮《杂言》:“我心如秤,不能为人作轻重。”

  • 万全之计

    万全之计[ wàn quán zhī jì ]

    解释:极其周到的计谋、办法。同“万全之策”。

    出处:《三国志·蜀志·庞统传》“亲待亚于诸葛亮”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此诚出于险涂,非万全之计也。”

  • 不求闻达

    不求闻达[ bù qiú wén dá ]

    解释:闻:有名望;达:显达。不追求名誉和地位。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不求闻达于诸候。”

  • 胸有鳞甲

    胸有鳞甲[ xiōng yǒu lín jiǎ ]

    解释:比喻存心险恶。

  • 胸中鳞甲

    胸中鳞甲[ xiōng zhōng lín jiǎ ]

    解释:比喻存心险恶。

    出处:《三国志·蜀志·陈震传》:“诸葛亮与长史蒋琬、侍中董允书曰:‘孝起前临至吴,为吾说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

  • 游辞巧饰

    游辞巧饰[ yóu cí qiǎo shì ]

    解释:用没有根据的话多方掩饰。

    出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评》:“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

  • 扬武耀威

    扬武耀威[ yáng wǔ yào wēi ]

    解释: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七回:“臣已有退诸葛亮之计。不用魏军扬武耀威,蜀兵自然走矣。”

  • 摇羽毛扇

    摇羽毛扇[ yáo yǔ máo shàn ]

    解释:比喻出谋画策。同“摇鹅毛扇”。

    出处:孙犁《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一)》:“小说和戏剧上的诸葛亮,几百年来在群众中,形成了一个固定的形象,即所谓摇羽毛扇的人物。”

  • 义结金兰

    义结金兰[ yì jié jīn lán ]

    解释:结交很投合的朋友。

    出处:《太平御览》引《吴录》:“张温英才瓖玮,拜中郎将,聘蜀与诸葛亮义结金兰之好焉。”

  • 坐以待毙

    坐以待毙[ zuò yǐ dài bì ]

    解释:坐着等死。形容在极端困难中,不积极想办法找出路。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 陟罚臧否

    陟罚臧否[ zhì fá zāng pǐ ]

    解释:赏罚褒贬。

    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 诛暴讨逆

    诛暴讨逆[ zhū bào tǎo nì ]

    解释:诛:讨伐。讨伐凶暴、叛逆之人。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治军》:“治军之政,谓治边境之事,匡救大乱道,以威武为政,诛暴讨逆,所以存国家安社稷之计。”

  • 坐而待毙

    坐而待毙[ zuò ér dài bì ]

    解释:坐着等死。比喻遭遇危难而不采取积极的坐着等死措施。

    出处:语出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 半筹莫展

    半筹莫展[ bàn chóu mò chǎn ]

    解释:半条计策也拿不出来。比喻一点办法也没有。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周瑜虽能用计,岂能出诸葛亮之料乎?略用小谋,使周瑜半筹不展。”

  • 闭门思愆

    闭门思愆[ bì gé sī qiān ]

    解释:指关起门来自我反省。同“闭閤思过”。

    出处:《三国志·蜀志·来敏传》“坐事去职”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自谓能以敦厉薄俗,帅之以义。今既不能,表退职,使闭门思愆。”